智東西
作者 | 云鵬
(資料圖)
編輯 | 漠影
生成式AI的爆發讓各行各業看到了AI技術帶來的新機遇,與我們生活關系密切的智能硬件產業也涌現出各種新的變量。
人們憧憬的真正智慧化的未來生活,離不開身邊各類智能終端產品的高效協同,而這種協同的底層保障,則是各類無線通信技術。
“連接”這件事如果做不好,體驗上要出大問題。
家中的智能音箱被手機、平板、電視各類設備共用,頻繁的連接和斷開操作令人苦惱;當我們準備與朋友一同享受游戲電競的樂趣時,無線鍵鼠、耳機等外設的高延遲讓我們不得不在穩定和輕便之間做二選一;在全屋智能的打造過程中,上百個設備難以同時接入、精準控制,成為我們嘗鮮智能家居生活的突出阻礙。
造成這些體驗不佳現象的底層原因之一,就是以WiFi、藍牙為代表的傳統短距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正遇到瓶頸,傳統技術的迭代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用戶痛點。
未來不論是生成式AI 的快速發展,還是元宇宙的持續演進,萬物互聯、互融、互通的科技產業發展大勢已經十分明朗,無線通信技術的革新,勢在必行。
而今天,這場技術革新的浪潮將由中國掀起。2020年9月成立的星閃聯盟,已于去年11月正式發布了星閃標準1.0,開啟商業化進程,今年下半年星閃將迎來集中商用的重要節點。
就在最近舉辦的2023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重點提到了星閃技術給產業和消費者帶來的新價值以及星閃與鴻蒙相結合帶來的各種可能。
從無線音頻、人機交互、全屋智能到智慧出行,星閃正通過技術創新解決當前藍牙、WiFi解決不了的一些行業痛點、應用痛點,構筑差異化競爭力,給產業帶來一股新風。
此次智東西與星閃相關專家進行了深度對話,進一步挖掘了星閃技術的核心特性、對用戶體驗的變革性,以及星閃標準落地對于幾大關鍵場景、賽道的產業價值和推動意義。
一、六個關鍵技術,瞄準四類場景,星閃成智能設備互連“救星”
正如前文所說,智能化浪潮席卷千行百業,各類智能終端開始越來越廣泛的進入尋常百姓家中,各類智能產品互聯需求的增加,給最基礎的無線短距通信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
星閃要做的事,就是在智能終端和智能家居部分細分場景下實現更極致的用戶體驗,解決此前WiFi、藍牙無法解決的問題。星閃技術的落地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其實是密切相關的。
星閃核心要做好的,就是“連接”這件事,讓各類設備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連接在一起,從而創造新的價值。總體來看,低時延、高吞吐、高并發、高可靠、抗干擾、精定位是星閃的六個核心技術能力,而智能終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車和智能制造則是目前星閃瞄準的核心場景。
提到智能設備互連,其實智能家居是最有代表性的場景之一。近年來智能家居向著高端化、情景化方向發展,多設備聯動、場景化控制需求增加,雖然無線通信組網相比有線更靈活便利,但傳統無線通信技術仍存在不少體驗短板。
比如藍牙技術雖然復雜度低,功耗和成本也能滿足智能家居訴求,但其欠缺組網能力,僅個位數的節點連接能力遠不能滿足家居互聯的需求,雖然Mesh技術一定程度上擴展了藍牙的連接能力,但Mesh技術的應用會加劇空間通信的擁塞和信號間的干擾,降低通信的可靠性。
相較之下,今天的星閃技術復雜度與藍牙相當,但能夠支持數十到百級的設備并發連接,是藍牙的10倍以上,由于采用中心控制的方式,星閃技術可以避免節點之間的沖突,同時時延壓低至藍牙的三十分之一。
反映在實際生活中,數十甚至上百組智能燈具都可以靈活精準地控制,避免了傳統藍牙常常出現的“跑馬燈”現象。
此外,當我們自己在家中組建家庭影院時,得益于Polar碼等新型信道編碼技術的加持,星閃的抗干擾能力相對于藍牙提升在7dB以上,覆蓋范圍是藍牙的2倍,多設備互聯的影音體驗可以更穩定、質量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翻倍式的連接能力提升之上,星閃技術的功耗仍然控制在了與藍牙相當的水平。
并且基于與藍牙相當的功耗,星閃可以最大以12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支持門鎖、可視門鈴、IPC攝像頭等設備的1080P高清視頻傳輸。
目前在全屋智能設備的連接中,我們常常以手機為中心操控其他智能設備,在這個過程中,路由器是連接其他設備的“中樞”,而未來路由器將成為星閃連接全屋智能的“錨點”。
借助星閃網關路由,我們的手機、耳機、平板、音箱、電視以及各類智能家電、家居產品都可以快速接入星閃網絡,從而享受到星閃技術帶來的互聯體驗升級。路由器將成為核心星閃技術落地入口,成為連接家庭中各類智能終端的新方式。
智能家居場場景是涉及星閃技術最為廣泛,體現最為直觀的,但在智能家居場景之外,星閃在無線影音娛樂、人機交互等場景也有不少亮眼表現。
比如在我們佩戴無線耳機觀看賽事直播或者玩對第一人稱射擊等對時延敏感的游戲時,星閃可以將這些設備的時延降至30毫秒。
同時星閃可以支持一個USB接收器實現鍵盤、鼠標、耳機等不同類型的配件設備同時接入,并將無線鍵鼠的回報率提升至4KHz,操作的精準度、相應靈敏度都有顯著提升。
在當下火熱的VR/AR場景中,星閃可以支持10個體感傳感器同時收發信號,信號以微秒級誤差對齊,從而精準捕捉用戶頭部、軀干和四肢動作,實現更好的虛擬交互體驗。
從這一系列場景和應用中,我們不難看到星閃諸多技術特性帶來的變革潛力。
就在前不久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特別提到了星閃與鴻蒙結合給用戶帶來的體驗變革。
華為的鴻蒙生態主要面向的是IoT產業,華為的1+8+N全場景戰略中1、8和N已經全部接入鴻蒙生態,華為各類鴻蒙生態中的智能終端產品都可以通過與星閃技術結合,實現更快的數據傳輸、更低的傳輸時延、更穩定的無線連接、更廣的信號覆蓋、更大的組網規模以及更低的能耗。
可以看到,星閃在不少技術特性上相比傳統方式實現了數倍、數十倍的提升,給許多場景中的用戶體驗帶來了質變式革新,讓從前許多不可能成為了可能,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無線短距通信賽道的關鍵新變量。
二、350余成員,美的格力、華為訊飛齊聚,星閃生態加速開枝散葉
今天,全球頭部科技企業無一不是“生態型”公司,一項技術真正為產業和消費者提供價值,生態的建設是重中之重,星閃技術亦是如此。
從2020年國家工信部牽頭開始制定全新的星閃短距無線通信標準到2020年9月星閃聯盟成立,從2022年11月1.0標準正式發布到如今星閃芯片迎來集中商用節點、會員數量達到350多家,星閃已經成為史上發展最快的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
同時,星閃聯盟的發展也得到了國家和產業界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從中國信通院、中國標準化研究所、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中汽中心等國家級標準研究機構參與,到中國移動、華為、中興等科技產業頭部企業加盟,星閃聯盟已經在2023年正式獲批成為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
據了解,目前星閃芯片、模組、開發板已經逐步成熟,測試與認證條件已完備。在這次華為開發者大會期間,有18家行業TOP伙伴都公布了與星閃合作的新規劃和新進展,其中就包括美的、格力、華為、科大訊飛、歐普等行業巨頭。
在上個月的星閃聯盟峰會上,有不少芯片廠商、終端廠商、儀器廠商都集中發布了星閃相關的芯片和儀器。星閃專家告訴智東西,今年還會有多個芯片廠商、模組廠商和終端廠商發布星閃的商用產品。2023年將是星閃商用元年。
作為星閃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主要貢獻方的華為,在今年的開發者大會上也正式打響了星閃面向終端全場景“1+8+N”落地的發令槍。
得益于星閃在技術特性上的諸多優勢,鴻蒙智聯體驗的上限被進一步拉高,基于星閃的體驗指標,鴻蒙智聯將定義新的S+最高認證標準。鴻蒙生態的融入對于星閃生態的發展壯大有重要推動作用。
在生態的擴展過程中,如何減少企業和用戶的后顧之憂,如何實現和傳統技術和設備的兼容也是重要一環,過高的生態遷移成本,是許多新技術落地的最大阻礙。
星閃專家告訴智東西,在生態建設層面,星閃芯片和產品會通過多模的方式兼容藍牙和WiFi,從而實現平滑過渡。
同時,星閃生態還將兼容更多軟件生態,例如前文提到的鴻蒙生態,通過這種軟硬協同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真正能讓用戶有好的實際落地體驗。
根據市研機構TSI預測,到2026年,藍牙和WiFi芯片市場的出貨量將達到百億片級別,短距無線通信市場規模可觀,這也是星閃的市場機遇所在。面向未來的百億級市場,星閃生態的拓展仍會持續提速。
無線連接芯片市場出貨量預測,來源:TSI
三、技術創新為產業發展提供新路徑,中國科技自立自強又一重要里程碑
星閃技術用一套標準集合了多個傳統無線連接技術標準的優勢,覆蓋了高帶寬、低功耗等多種模式,并且針對傳統技術的不足引入了Polar碼等5G關鍵技術和中心調度等創新理念進行改善,最終在智能終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制造等場景中實現了連接體驗的升級,這也是星閃技術的核心突破性所在。
星閃技術匯集了國內消費電子、智能家居、汽車電子、工業智造等多場景中的海量應用經驗,也是這300多家行業頭部企業和機構的集體智慧。
對于科技產業的發展來說,星閃在短距無線通信領域與藍牙、WiFi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讓國內市場的玩家有了更先進、更安全的技術選擇,這對于國內科技產業各領域的發展都有關鍵作用。星閃具有成為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基石的潛力。
中國通信產業首次將三十多年來從跟隨到領跑全球所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創新地應用在近距離無線連接領域,星閃是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結語:無線通信產業技術革新潮涌起,星閃生態擴展提速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各行各業,AI技術深入我們生活的當下,底層通信技術的革新顯得尤為重要,再快的車想要飛速行駛,也離不開一條質量過硬的高速公路。星閃技術,正如未來萬物互聯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給產業玩家提供了另一種“更優解”。
隨著星閃技術標準成熟,星閃商用落地成果涌現,星閃生態的擴展也將提速。未來星閃將如何改變短距無線通信賽道格局,又將給科技產業帶來怎樣的想象空間,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