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早盤弱勢整理,午后持續下探,滬指跌逾1%再失3100點,深成指、創業板指雙雙跌逾2%,均刷新階段新低。全天成交7071億元,環比縮量1124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超百億元,連續13日“減倉”,合計凈流出金額近780億元。
A股核心資產標桿——MSCI中國A50指數今日低開后一路下探,尾盤跌幅擴大,收跌1.48%。成份股中,中國神華、陜西煤業漲超1%,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漲幅居前;跌幅方面,陽光電源、億緯鋰能漲超4%,隆基綠能、通威股份、片仔癀、愛爾眼科、中國中免、金山辦公、京東方A等跌幅居前。
(資料圖)
熱門ETF方面,核心龍頭寬基MSCI中國A50ETF(560050)收跌1.44%,再創階段新低,成交額達1.39億元!
MSCI中國A50ETF(560050)近期資金面火爆,上交所數據顯示,MSCI中國A50ETF(560050)昨日單日吸金超1200萬元,近20日內共12日資金凈流入,吸金超8000萬元!最新規模超63億元,高居同類第一!
今日,《證券日報》發文稱,近期市場再次出現大幅調整的局面,再談挺起A股的脊梁,十分必要。機構投資者特別是大型機構投資者維護市場價值中樞穩定,不僅需要真金白銀,也需要對經濟形勢、市場前景和價值判斷有所擔當,發揮引領作用。
消息面上,昨日,財政部官網連發6則公告,優化、延續了一攬子稅收優惠政策,包括支持創新企業境內發行存托憑證、貨物期貨市場、創投企業合伙人、滬深港通等領域。相關稅收的優惠涉及到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印花稅等,主要是對已出臺政策的再延續;相關政策的執行將至2025年或2027年底,最長可達超過4年。
【機構觀點:財政貨幣政策有望繼續擴張】
西部證券最新觀點認為,宏觀政策配置要做成本效益分析,力求精準。年初以來我國總量政策整體呈現“財政偏緊、貨幣偏松”的格局,年內已兩次降息,而財政赤字同比增量持續為負,財政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偏弱。總體評判,仍有必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擴張的力度,但空間或有限:
1、貨幣政策:價格手段保持寬松,但信用創造受阻。
2、財政政策:積極財政或更多體現在準財政政策的結構性擴張,中央加杠桿有空間,但短期力度有限。
3、消費政策:當前我國各收入層級群體收入增長乏力,居民預防性儲蓄意愿不斷增強,居民部門的消費能力受到制約。活躍資本市場或有助于擴大居民財產性收入,促消費或可向低收入群體傾斜。
總結來看,認為三季度或有小機會,四季度市場的轉機則要看到居民、企業或地方 政府至少有一個部門預期明顯改善。預計近期宏觀政策仍將密集出臺,年內仍有可能降息降準。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經濟基本面轉好,4季度GDP增速有望回升至4.9%,全年實現5.1%的實際GDP增速。
(來源:西部證券《四論中國經濟修復式增長:定力-為什么年內總量政策力度有限?》)
MSCI中國A50ETF(560050)跟蹤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746059),配置均衡、龍頭個股適度集中。能夠較好地覆蓋A股市場,且能較好地適應市場變化。
截至2023年8月22日,MSCI中國A50指數最新PE僅9.77倍,處于近三年3.46%的分位,低于近三年來96%以上的時間區間,估值性價比凸顯!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MSCI中國A50ETF屬于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標的指數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于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成份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份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風險等。
風險提示:界面有連云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