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 
    <pre id="ks4iu"></pre>
  • <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input id="ks4iu"><em id="ks4iu"></em></input>
    
    
  • <center id="ks4iu"><cite id="ks4iu"></cite></center>
  • 首頁 > 智能影音 >

    為什么我說:小米MIX Fold 3是折疊屏中的“空間魔法師”?

    時隔 1 年,我們終于等來了小米第三代折疊屏—— MIX Fold 3 。

    大家還記得去年我們是怎么評價 MIX Fold 2 的嗎?


    【資料圖】

    “ 小米 MIX Fold 2 是一款取舍極度明顯的折疊屏手機。 ”

    沒錯。

    MIX Fold 2 靠著“ 展開 5.4mm ,折疊 11.2mm” 的超薄機身,帶著內折機型一舉沖進輕薄時代,讓內折機型在手感上首次趨近于直板手機。

    但讓人覺得有點遺憾的是,為了做到極致輕薄, MIX Fold 2 在配置上有所妥協,比如沒有米羅非常喜歡的無線充電。。。

    因此,當時我們也對 MIX Fold 3 小小地展望了一下:

    “ 不知道有朝一日的 MIX Fold 3 ,能不能率先成為‘既要、又要、還要’的折疊屏旗艦呢? ”

    而這次的 MIX Fold 3 ,實在太懂托尼了。

    不賣關子,先說結論:

    托尼覺得這臺機器確實做到了我們期待的樣子。

    它在前代輕薄的基礎上,塞入了更大的電池、更好的徠卡四攝、無線充電等等,可以說一臺高端旗艦該有的,它都有了。

    不過在講它的體驗如何全能之前,托尼想先跟大家講講它是怎么做到兼顧輕薄和無短板的體驗的。

    因為,之前輕薄和全能體驗對于折疊屏來說,就是個 “ 魚和熊掌 ” 的問題——做輕薄必有取舍,甚至要犧牲體驗。

    折疊屏如何做到 “ 我全都要 ” ,是一度困擾行業的難題。

    難在哪?

    難在技術,難在工藝,難在創新。

    那么小米 MIX Fold 3 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接下來咱們一樣一樣說,先從最重要的說起。

    大家都知道,折疊屏相比直板機多了個中間連接結構——鉸鏈,想要做輕做薄肯定繞不開這個關鍵零部件。

    只有把鉸鏈做薄做小,才有辦法釋放更多的內部空間,來容納更多的元器件。

    沒錯,這次小米就是這么做的,他們為 MIX Fold 3 設計了全新自研的“ 龍骨轉軸 ” ,

    根據小米的說法,相比上代的微型水滴轉軸,龍骨轉軸在展開狀態下厚度從 3.0mm 降低到 2.7mm ,折疊狀態下厚度從 8.8mm 減到 7.7mm ,而且寬度也減少了 8% ,最終實現內部空間再釋放 17% 。

    好家伙,小米這是在用技術來 “ 偷 ” 空間啊。

    不過說到這,托尼又想到了另外的問題:

    轉軸薄了,意味著留給 “ 水滴 ” 的空間變小了,內屏 UTG 玻璃的彎折半徑更小之后,會更容易產生應力集中,從而導致屏幕折痕加深,以及折疊壽命縮短,那么小米又是如何去做應力分散的呢?

    關于這個問題,可能有些小伙伴開始聽不太明白了。

    大家可以拿張紙試著從中間開始彎折,用手把彎折處弄成水滴形狀,然后你就會發現,隨著水滴的形狀越來越小,紙的彎折痕跡會越來越明顯。

    Emmm 。。。可能例子舉的不是特別準確,但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而為了了解小米是怎么去解決的,托尼也專門去問了下小米的工程師朋友。

    簡單來說,這次的龍骨轉軸在結構上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改進,那就是把傳統的二級連桿換成了三連桿設計。

    相比 8 個可動關節的二級連桿,三連桿設計的可動關節高達 14 個,可以更好地貼合屏幕。

    就像一雙手一樣,在展開和折疊時可以穩穩地托住屏幕。

    在貼合度更好的前提下,龍骨轉軸對于水滴形狀的控制也可以更加精細。

    同時,小米還運用仿真模型從 600 多種水滴形狀里面找到最自然舒適的那一個。

    一套組合拳下來,讓屏幕彎折時可以更好地避免應力集中,從而使折痕控制表現更好,折疊壽命更長。

    這也正是小米敢說出“ 即便在20 萬次彎折之后,折痕變化控制在僅有 10 μ m” 這句話的原因之一。

    但你以為這就是龍骨轉軸的全部好處了嗎?

    不是的,這次龍骨轉軸在可靠性上也有了很大提升。

    一方面是,多連桿設計可以更好地保護屏幕。

    像傳統的二級連桿設計,內屏跟連桿的接觸屬于 “ 線接觸 ” ,相當于兩個連桿部件 “ 捏著 ” 內屏。

    手機跌落時,由于內屏跟轉軸的接觸區域是一條 “ 線 ” ,在受到沖擊力的影響下,內屏就會往 “ 線 ” 的兩邊去發生形變,當形變程度達到材料所能承受的上限時,接觸區域就會出現損壞。

    而多連桿設計跟內屏的接觸屬于 “ 面接觸 ” ,它更貼合屏幕,相當于包裹住屏幕彎折區域,當受到沖擊時,內屏不容易出現過度形變,且受到的沖擊力也可以更好地被轉軸所分散。

    該說不說,小米的這個思路還是挺妙的。

    另一方面則是,轉軸的強度和耐磨度提高了。

    龍骨轉軸的支撐結構用上了屈服強度高達 1800Mpa 的超級鋼,旋轉結構用上了耐磨性能 4 倍于以往的碳陶鋼。

    這種高強度 + 高耐磨的材料方案,體現在日常使用上就是折疊壽命大大增加。

    所以小米也說了,這次 MIX Fold 3 通過了萊茵 50 萬次折疊無憂認證。

    總之,我覺得這次小米的龍骨轉軸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方案了,它的解決思路和技術路徑,都能體現出小米對于鉸鏈這個 “ 折疊屏最靈魂的部件 ” 的思考。

    當然,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小米能拿出今天這個成熟的鉸鏈方案,肯定也是經過了前期大量的技術積累。

    實際上,從驍龍 845 時代開始,小米就在自研鉸鏈了,并且隨著研發的不斷深入,迭代方案也在不斷進化。

    驍龍 845 時代

    小米折疊屏工程機用的滑軌鉸鏈,圖源:NonxCirno

    所以說,在自研鉸鏈這塊,小米是真有在認真做事。

    在可靠性這塊,除了龍骨轉軸之外,小米還來了個 “ 超級加倍 ” 。

    我手里的這臺 “ 龍鱗纖維 ” 版,雖然后蓋表面看起來像是普通的芳綸纖維,但其實里面大有文章。

    實際上,這是芳綸纖維和陶瓷纖維經過高溫高壓制作而成的復合疊層材料。

    這種材料的優點是,它既有芳綸纖維的堅韌度和抗穿刺能力,又有陶瓷纖維的高強度和抗沖擊能力,相當于兩種材料的強強結合,可以進一步提升強度。

    這次 MIX Fold 3 的廣告詞我都替小米想好了:比強更強。

    而且它強的不止有可靠性,這回影像性能也更強了。

    眾所周知,折疊屏因為內部空間有限,無法像直板旗艦那樣去狂堆影像,導致之前很多折疊屏的影像性能只有 4000 元檔旗艦標準版的水準。

    “ 我都花近 1 萬塊錢買折疊屏了,拍照能力居然跟旗艦標準版差不多。。。 ”

    而小米這次在極度有限的空間內塞入了徠卡全焦段四攝,讓 MIX Fold 3 的拍照水平可以跟直板影像旗艦相媲美。

    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簡單來說,小米又用技術表演了一次 “ 空間魔法 ” 。

    首先,小米通過堆疊技術縮小主板的面積,來給相機模組 “ 偷出 ” 更多空間。

    其次,就是從相機模組的整體減厚降高入手。

    四顆攝像頭的鏡頭都使用了非球面鏡片,相比球面鏡片,非球面鏡頭的光路設計可以更加自由,從而降低鏡頭高度。

    同時高透玻璃鏡片的加入,也帶來了更高的光線折射率,可以進一步減少鏡片厚度。

    不過這還不夠,因為鏡頭所用的防抖馬達也是有厚度的,總不能把光學防抖砍了吧。。。

    小米的方法是,用 SMA 懸絲馬達來取代傳統的滾珠馬達, SMA 馬達相比滾珠馬達節省了磁力基座,可以減少模組的整體厚度。

    另外,小米還將主攝的主板破板下沉,進一步降低模組高度。

    我拿 MIX Fold 3 跟前代比了一下,發現在影像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它的相機模組并沒有高出太多。

    而得益于徠卡四攝的加入,這臺機器的焦段覆蓋范圍也更大,可以滿足更多場景的拍攝需求。

    比如我就非常喜歡這次的 75mm 人像鏡頭和 115mm 潛望長焦鏡頭, 75mm 拍人拍物都很好使,而 115mm 則讓我在取景構圖時可以更加自由。

    另外我必須要說, MIX Fold 3 的 “ 徠卡味 ” 也跟 13 Ultra 一樣沖,色彩表現濃厚,明暗對比強烈,用來拍攝落日或者植物景觀真的太絕了。

    這個色彩,我是真的愛!

    上下滑動查看圖片

    說完了前面這些,咱們再來稍微講點日常體驗的東西。

    續航這塊, MIX Fold 3 采用了新一代硅碳負極技術的小米澎湃電池,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容量增加到了 4800mAh 。

    同時利用兩個 G1 電量管理芯片,可以進一步提升電量利用效率。

    而 P2 快充芯片的加入,也讓充電過程更加穩定安全。

    說到充電,我多提一嘴,這次 MIX Fold 3 支持了 67W 有線快充和 50W 無線快充,對于無線充電是剛需的小伙伴來說,這絕對是個加分項。

    除了從電池和電源管理這塊入手之外,內屏的 Pol-Less Plus 超低功耗屏幕技術以及 LTPO 自適應刷新率技術,也能降低一部分功耗,從而達到節能省電的效果。

    從 3 小時續航測試結果來看, MIX Fold 3 即便是純內屏續航性能,在直板手機當中也屬于是中上水準,妥妥用一天是沒啥問題的。

    性能方面,驍龍 8 Gen 2 領先版有多強,想必不用我多說,大家應該也都有所了解。

    因為托尼手里這臺是非市售版本,沒辦法跑 3DMark 和 perfdog 等測試軟件,所以只能簡單跑個娛樂兔( 還聯不上網 ),給大家做個參考。

    屏幕方面,內外屏都是用的 E6 材質,都支持 120Hz 高刷新率,無論是亮度、細膩度還是流暢度,都沒啥問題。

    而在大屏適配這塊,小米這次也是下了功夫。

    原本就很好用的小窗功能,這次小米也做了優化,加了一些主動引導功能,讓大家可以多利用小窗,感受大屏帶來的沉浸體驗。

    還有這次支持同屏顯示的實時翻譯功能也很好用,聽說小米說,這個功能是基于 AI 大模型翻譯技術做的。

    我發現,這個功能配合懸停模式,可以實現上半部分播放英語演講,下半部分實時翻譯,體驗下來還是挺實用的。

    其他方面,像立體雙揚、 X 軸馬達,這次 MIX Fold 3 也都有。

    最后,托尼認為這次 MIX Fold 3 在兼顧了輕薄和全面旗艦體驗之后,在實用性上是大大加強了。

    自有折疊屏這個品類以來,廠商們一直都在跟一個終極問題作斗爭,那就是實用性。

    “ 華而不實 ” 、 “ 價格昂貴的玩具 ” 、 “ 脆弱且美好 ” 這些都是之前很多人對于折疊屏的看法。

    但隨著廠商們逐步完善折疊屏的體驗,大眾對于折疊屏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不斷增長的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可否認,這其中有小米很大一份功勞,從之前做好輕薄的 MIX Fold 2 ,到這次引領“ 輕薄 + 全能 ” 的 MIX Fold 3 ,小米在用產品告訴大家:折疊屏正式進入下半場。

    如今折疊屏已經過了那個單純拼輕薄的階段了,不斷滿足大家對于實用性的需求,才是接下來折疊屏該走的正確方向。

    說到這,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代的 MIX Fold 4 了。

    撰文:粿條編輯:米羅

    攝影:若軒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小米、Sandalwood

    B站@NonxCirno、小白測評

    責任編輯:Rex_16

    關鍵詞:
    推薦閱讀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免费看成年视频网页,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 
    <pre id="ks4iu"></pre>
  • <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input id="ks4iu"><em id="ks4iu"></em></input>
    
    
  • <center id="ks4iu"><cite id="ks4iu"></cite></center>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和朋友共享娇妻高hh| 噜噜高清欧美内射短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欧美视频亚洲色图|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免费播放在线日本感人片| 久久久精品国产| 趴在墙上揉捏翘臀求饶h|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资源站|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www|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app| 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 国产一级小视频| 与子乱勾搭对白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好男人神马视频在线观看| 啪啪免费小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播放器| 青草青草伊人精品视频|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官网8| 动漫卡通精品3d一区二区| 久久9精品久久久|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韩级2| 日本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卡一卡二卡三精品|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男男动漫全程肉无删减彩漫|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动漫|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1000部又爽又黄无遮挡的视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秋霞免费手机理论视频在线观看| 无翼乌全彩里番蛇姬本子|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午夜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