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 
    <pre id="ks4iu"></pre>
  • <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input id="ks4iu"><em id="ks4iu"></em></input>
    
    
  • <center id="ks4iu"><cite id="ks4iu"></cite></center>
  • 首頁 > 空調 >

    手機廠商“夢碎”物聯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 | 道總有理

    去年8月,OPPO在智美生活發布會期間推出了一系列IoT新品,除了常規迭代的TWS耳機、平板電腦、手表和手環之外,還有智能攝像頭、智能貓砂盆、智能門鎖等多個品類。新品的集中爆發,被外界視為OPPO繼續加碼IoT的標志,在已經遲到略久的IoT生態戰中,OPPO不得不奮起直追。

    可不到一年,OPPO的IoT業務不僅未見起色,反而岌岌可危。

    近日,據媒體報道,OPPO集團助理副總裁、IoT事業群原來的負責人李開新已離職,這一消息也得到了OPPO的確認。而在李開新離開之前,OPPO IoT業務的另一關鍵負責人易煒,據悉已經加入了蔚來汽車,負責手機業務。

    除此之外,作為IoT生態中重要一環的電視業務,似乎也面臨著可能被裁撤的命運。今年2月,曾有報道稱OPPO將裁撤電視業務,盡管被多次否認,可事實上,OPPO自跨界進入電視行業后就一直表現不理想。

    人事變動、業務調整,OPPO的萬物互融戰略無疑正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十字路口,但僅僅是OPPO嗎?其他手機廠商對物聯網的期待似乎也已落空。

    智能手機疲軟,IoT難挑大梁

    近幾年,全球智能手機廠商們都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手機市場漲不動了。

    根據Canalys發布的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13%,跌至2.70億部,其中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出貨同比下滑 11%,出貨量降低至6760 萬臺,是自2013年以來最低的第一季度。到了第二季度,Counterpoint的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8%,環比下降5%,已連續八個季度下滑。

    在這種背景下,各大手機廠商都不好過。以OPPO為例,去年OPPO 的總出貨量從1.33億臺下滑22.6%至1.03億臺,直接少了3千萬臺,前五大廠商中跌幅僅次于vivo的22.8%。

    國產手機廠商們對IoT的布局和爭奪,其實也正是出于對智能手機增長放緩的憂慮,換句話說,IoT業務從一開始就承載著手機廠商的部分增長期待。因此,早期行業內外都在鼓吹IoT是第二增長曲線,然而,當智能手機銷量越發陷入低谷,本來被寄予厚望的IoT業務似乎并沒有擔起增長的重任。

    2021年上半年,OPPO將「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改為「IoT事業群」,同時將組織架構一分為三,分為「穿戴事業部(手表、手環)」、「智能顯示事業部(電視)」和「音頻事業部(耳機)」。如果分開來看,OPPO的電視業務表現最差,始終徘徊在市場邊緣,耳機業務最為亮眼,已經進入中國區前五,而其他智能穿戴設備只能說不溫不火,更無法和現有的頭部廠商相提并論。

    IDC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OPPO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到了138萬臺,與第一名華為的市場份額存在17.7個百分點的差距。到了2021年一季度,OPPO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環比下降近50萬臺,市場份額上與華為的差距擴大至19.6個百分點。

    OPPO在IoT業務上入局晚、收獲不佳,但即使是小米、華為、榮耀等IoT市場上的頭部,也同樣沒能依靠IoT生態緩解智能手機下滑帶來的業績頹勢。

    從集團營收收入來看,小米2023年一季度總營收為595億元,同比下降18.9%,環比下降9.9%。其中,受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及境外市場若干生活消費產品的銷售額減少的影響,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收入由2022年第一季度195億元減少13.6%至2023年第一季度168億元。

    華為和榮耀近幾年憑借不少單品爆款把IoT的生態也越做越大,逐漸補全了平板、PC、智慧屏、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業務板塊,但實際上IoT給其帶來的營收和利潤貢獻有多少一直是迷,幾乎可以確認的是還不如小米。

    以華為和榮耀表現最突出的智慧屏為例,洛圖科技正式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國內電視市場調查報告,小米(包括Redmi)出貨量達到400萬臺,國內排名第一,而華為上半年的出貨量不足50萬臺,不到小米的1/8,榮耀更是榜上無名。一位榮耀的渠道合作伙伴表示,“榮耀常規產品確保不了毛利,除了手表和平板之外的IOT產品,多成了渠道側的滯銷品”。

    由此可見,或許當前手機廠商發力IoT,對于公司業績的象征價值要大于實際價值。

    打動不了的消費者

    物聯網所潛藏的商業價值毋庸置疑。根據艾媒數據中心的智能終端行業數據分析,2019年,僅有26.1%的消費者擁有和使用5部以上泛智能終端設備。到了現在,QuestMobile數據統計,2022年1季度,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已接近12億,人均擁有5臺智能設備。而根據GSMA 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將達到250億個,其中消費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將達到110億。

    數以萬億計的新設備不僅意味著龐大的硬件銷量,而且接入網絡、實現互聯,必然會產生海量的用戶數據。

    然而,消費者擁有的智能設備越來越多,卻沒有給業務線越來越多、IoT生態越做越大的手機廠商們帶來明顯的增益,這是為什么?

    智能手機市場低迷,源于消費者的換機周期大大拉長,消費意愿低下,其實不單單是智能手機,整個電子消費類產品都略顯蕭條,消費者對除智能手機及PC之外的智能設備,一方面更換周期也越來越長,另一方面新品類產品的吸引力還不足以調動消費者的消費熱情。

    比如平板,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一臺平板電腦只要不卡頓、續航能力足夠,換新意愿就沒有那么強烈。一位大學生表示,自己的平板電腦已經用了快2年,“這臺平板雖然不是新款,但可以滿足我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暫沒有換新的打算”。

    不換新,除了因為現有的產品還能繼續用,更重要的是很多智能化新品只是在功能上進行微小調整,沒有技術變革,因此,消費者寧愿讓舊產品吃灰,也不愿購買新品。

    智能投影儀就是如此。盡管近來各家廠商以新技術為噱頭推出了不少新品,可投影機過去幾年的進步并沒有縮短與液晶電視的差距,反而還在擴大,這種變化實際也影響到了消費者的最終選擇,導致智能投影儀的銷量增長不如以往。

    作為IoT生態中囊括最多品類的可穿戴設備,手機廠商們一直視其為手機之后的下一個流量和價值入口,他們最先開拓的產品線通常也是可穿戴設備。而在經過了市場的快速增長之后,可穿戴設備的消費需求正在減弱,小米集團相關人士去年表示,TWS、手表、手環各自品類中用戶量比較大的產品,目前仍處于正常生命周期中,用戶缺少換機的刺激因素。

    代理商們也指出了可穿戴設備銷量下滑的另一個原因,原本大量的企業批發可穿戴設備用作禮品,在會務會展、開年會、做促銷等場景中使用,但近兩年企業對可穿戴設備的批量采購行為在大大減少。

    可穿戴設備、智能電視等“舊”品類的市場增長空間變小,IoT領域內衍生的其他新品類又暫時扛不起銷量大旗。像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等等,雖然憑借產品創新和營銷手段一定程度上掀起過消費熱潮,可如今喧囂過后,不少產品都陷入了真需求還是真“雞肋”的質疑,這使得很多消費者對該品類望而卻步。

    萬物互聯的故事不好講了

    2018年小米上市時,雷軍竭盡全力讓投資者擺脫“小米就是造手機的”印象,招股書中寫道:“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具體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物聯網)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2018年的大會上,雷軍更進一步提出AIoT戰略是小米未來5-10年的核心戰略。

    在IoT、AI等技術概念的助推下,小米未上市前,估值甚至一度飆升到千億美元。同樣地,在萬物互聯的美好愿景下,手機廠商的IoT業務布局也承載了更廣闊的商業想象力。

    但是,如今隨著智能設備越接越多,萬物互聯的實現反而越發艱難。

    正如一位從業者所說,“我們走訪了非常多的IoT生產廠商,發現它們需要為各種各樣的封閉的、私有的生態去做適配,甚至每一個生態都要適配一個控制中心,消費者買回東西以后,往往也很難實現互聯互通。”

    割裂和分散,因為IoT設備遍及不同領域,這些領域的參與者不止有手機廠商,家電巨頭、互聯網公司以及細分領域涌現出的垂直企業們,嚴格來說都在和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搶生意。這導致市面上的智能設備五花八門、質量參差不齊,更關鍵是不同的協議、方案和標準下,各個生態的設備彼此獨立、難以互聯。

    而即使是同一生態,所謂的互聯也通常停留在表面的聯網,實現不了智能化的聯動。

    這從智能家居就能看出來,智能家居是物聯網及AI技術落地的一大核心場景,也是目前最為成熟、搭建最為完善的IoT產物。但從消費者的體驗來看,智能家居的所謂智能化存在諸多硬傷,拿兩個最常見的問題來講,一是語音控制,通過語音來操控智能家居,很多硬件經常出現多次呼喊不應聲、反應慢的問題,再加上無法識別方言,智能家居給使用者一種“智障”的感覺。

    二是,智能家居本質上是懶人經濟,讓生活簡化,可現在有些全屋智能的設計非但沒讓消費者省去復雜的操作,反而為了凸顯智能平添了步驟,增加了麻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用戶離開家,最理想的方式是直接將智能門鎖反鎖,或是傳感器感應到用戶離家,家里該關的電器、電源都會關掉,一步就可以完成。而現實是如果手機控制,需要解鎖手機、點開APP、選擇模式或找到設備再控制,需要的不止一步。

    要想實現萬物互聯,深耕IoT的手機廠商自然不能放棄智能家居這一重要的生活場景,問題在于手機廠商固然可以補全智能音箱、智能窗簾、燈控、安防等業務線,可大家電掌握在家電巨頭手里,手機廠商以代工模式制造出的產品根本無法和海爾、格力等企業抗衡。因此,除非海爾、格力放棄自身的智能家居方案,否則手機廠商的萬物互聯可能始終都無法打通所有家電。

    早前手機廠商通過智能電視成功在彩電市場撕開一個口子,進入消費者視野,而OPPO入局較晚,電視業務幾乎潰敗,如今在智能家居場景中甚至找不到一個布局的切入點,這也大大局限了OPPO在整個IoT市場的戰線延長。

    而其他廠商也未必樂觀。當萬物互聯的愿景離現實越來越遠,手機廠商們的夢還如何能繼續做下去?

    責任編輯:Rex_09

    關鍵詞:
    推薦閱讀

    手機廠商“夢碎”物聯網

    · 2023-08-09 21:04:31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免费看成年视频网页,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 
    <pre id="ks4iu"></pre>
  • <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input id="ks4iu"><em id="ks4iu"></em></input>
    
    
  • <center id="ks4iu"><cite id="ks4iu"></cite></center>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一级试看120秒视频|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差| 成人合集大片bd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91最新地址永久入口| 欧美视频www|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日产国产欧美视频一区精品| 国产公妇仑乱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人人鲁免费播放视频人人香蕉| 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国产色爽免费视频|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免费视频一卡2卡三卡4卡不卡 | 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日本无吗免费一二区 | 欧美V国产V亚洲V日韩九九| 在线观看免费成人| 免费视频www|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天堂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看|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看|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华av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久久五月天婷婷|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