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放在一年前,有人說花費不到4000元就可以買一臺大牌折疊屏手機,你一定覺得他胡言亂語。
(相關資料圖)
彼時,主流的折疊屏手機,售價大多在大幾千元甚至過萬元,最貴者達到2萬元左右。
現在, 折疊屏手機被聯想&摩托羅拉“卷”到了3999元,首次跌破4000元大關。沒錯,這款手機就是火到海外的moto razr 40系列。
moto razr 40是在2023年6月1日晚間發布的,彼時有業界人士擔憂“不到4000元的折疊屏手機消費者敢買嗎”?很快市場就給了答案:618期間,moto razr 40 Ultra霸榜5天折疊屏銷量冠軍。
此后的兩三個月,moto razr 40的銷量一路長虹,大大超越市場預期,海外表現更是優異。8月22日,Tech Insights Q2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報告指出,聯想-摩托羅拉憑借其最新的moto razr 40系列手機在該季度表現優異,出貨量飛躍式增長,同比增幅高達2135%,增速全球第一。市場份額排名超越小米、榮耀等廠商,位居全球第五。在豎向折疊屏品類中,位居全球第四。同期,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4%。在細分市場,moto razr 40系列出貨量排名分別位居北美、拉美、西歐、中東、非洲第二,中東歐第三。
三千多元的折疊屏手機大受歡迎,折疊屏手機的普及風暴似乎正在來臨。
2
這一切,恍如隔世,讓我的思緒又回到20多年前。
90年代末,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擁有一臺個人電腦。那時,一臺差不多的電腦售價動輒一兩萬甚至三四萬,且主要被國外品牌把持。張藝謀導演,姜文、李保田主演的電影《有話好好說》看過吧,里面反復被提到那臺電腦東芝TOSHIBA T2130CS/520,不算多好,售價也高達1萬多元。
盡管省吃儉用,但擁有一臺個人電腦,對外來說只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愿望。
在那個年代,聯想下了一番功夫,要做讓中國人買得起的電腦。
1996年,聯想第一個推出“萬元奔騰電腦普及風暴”,用多媒體的概念推銷家用電腦,由此帶來了家用PC發展的新高潮。
1999年9月,聯想昭陽推出定價9999元的“全民筆記本電腦”1200CT,讓主流配置的筆記本電腦價格跌破萬元大關。打破了由國外筆記本電腦廠商壟斷市場價格體系的局面,開啟了國產品牌筆記本電腦的新時代。
花開兩朵,幾乎在同時,聯想的天禧臺式機也開啟價格親民路線。一系列高配低價的產品紛紛面市,讓消費者花費不到1萬塊就能買到當時的旗艦電腦。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聯想的帶動下,一大批國產電腦品牌迅速崛起,又將電腦價格進一步“卷”到三五千。終于,普通中國家庭可以買得起電腦了。
后來,作為普通家庭的代表,我買了很多臺電腦以彌補90年代沒實現的的愿望。現在家里還有至少兩臺Thinkpad和兩臺Lenovo以及一臺DIY臺式機處于現役狀態。
3
說回折疊屏手機和moto razr 40。現在的折疊屏手機為什么那么貴?是因為技術和用料太貴嗎?
是!但還有一個原因,在于各大品牌想占據折疊屏手機高利潤的窗口期,大家達成了一個默契——誰也不要打價格戰,大家都能吃到最肥的那塊肉。
聯想集團作為從PC時代走過來的企業,不愿遵循這些行業潛規則,而是又一次重拾二三十年前最樸素的愿景:讓普通家庭也能用得起最潮流的科技產品!
科技以人為本,科技本來就應該是普惠的,不是嗎?
于是乎,聯想主動放棄了折疊屏手機高昂的利潤空間,推出了行業首款4000元以內的折疊屏手機。這種大膽的定價策略,或許得罪廣大廠商,但贏得了用戶信賴。moto razr 40系列的持續熱銷,就是明證。
可以預見,面對moto razr 40高達2135%的增幅,沒有哪家企業能坐得住。未來,要想應對moto razr 40競爭,要么也把折疊屏手機做到4000元以內,要么推出遠超moto razr 40性能的產品,讓用戶忽視售價。
問題是,當下手機行業的競爭逐漸白熱化和透明化,你有的我也有,誰又比誰強到哪呢?
4
或許有人會問,moto razr 40售價3999元,是不是配置很低,不能打?
還真不是。
moto razr 40系列使用了最新的折疊技術——第四代星軌轉軸技術,首創雙軌復翼鉸鏈結構,更輕的軸體,由85個超微型超高強度的鋼材質旗艦組成,也讓手機的整體重量減輕了30%。在不斷增強屏幕耐用性的同時,讓折疊屏手機的美觀和實用性可以兼得。在外觀設計上,moto razr 40非常輕巧纖薄,重量僅為188.6克,比我現在用的iPhone 14 Pro還要輕。
moto razr 40搭載旗艦影像系統,6400萬像素光學防抖主攝。
moto razr 40搭載了4200mAh電池,內置4200mAh電池,支持33W有線快充與無線充電,雙卡雙待雙5G。
關于售價方面,具體來說moto razr 40,8GB+128GB版本售價3999元,8GB+256GB版本售價4299元,12GB+256GB版本售價4699元。
客觀來說,相比非折疊屏旗艦手機,這樣的配置無法稱之為旗艦。但折疊屏手機本身受限于技術工藝,普遍的配置要低于同時代其他旗艦手機。比如電池,現在2000元的手機都上5000毫安電池了,折疊屏手機往往達不到這個數值。
以上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moto razr 40只是moto razr系列的第四代機型,以后的moto razr 50/moto razr 60又將帶來哪些升級,這才是我們真正期待的。
況且,按照moto razr系列的慣例,moto razr一代比一代便宜(初代售價高達萬元以上),等到后續產品,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我們試想,兩三年后,折疊屏手機價格來到兩三千元,到那個時候你還要去糾結它的性價比嗎?
5
直到今天還有人懷疑折疊屏手機存在的價值,認為折疊屏手機還停留在“為了炫技而炫技”的階段,它的實用性并不強。
老實說,這也是我4年前的觀點。4年前折疊屏手機確實是一個噱頭大于實際需求的新物種。當時我認為,我們縱觀手機產業發展史,每次有變革性的產品出現時,都伴隨變革性的服務和體驗的升級,從來沒有哪款手機因為外形個性或者功能炫酷就贏得市場的認可。
當年蘋果手機創造性的引入多點觸控功能,讓我們使用手機體驗娛樂游戲、視頻圖片查看等功能有了巨大升級;十幾年前,GPS功能出現在民用手機上,得以誕生后續的O2O、地圖導航、外賣派送等等服務,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從30萬像素到今天4200萬像素的手機拍照功能提升,使得我們每個人成為攝像師,留住生活的美好。總之,折疊屏手機象征意義還是大于實際意義,它的出現并沒有解決剛性需求,所以很難做起來。---以上這段,是我在4年前的原話。
現在時間已經來到2023年下半程,當折疊屏手機售價跌破4000元后,它的一系列缺點將不再是缺點。而且,這一兩年來,折疊屏手機聯合廣大互聯網企業,開發了一系列適配應用和服務,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以搜狐為例,今年搜狐新聞、搜狐視頻發布了華為Mate X3折疊屏適配版,一鍵分屏、雙列刷新聞、大屏盯股市、懸停看視頻四大亮點功能引發關注,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功能的革新,就是讓折疊屏手機變得更強大、更易用、更有價值的體現所在。比如“一鍵分屏”功能,就實現了邊閱讀邊互動的兼顧。用戶通過各大廠商推出的折疊屏手機打開搜狐新聞后,左屏看新聞,右屏看相關推薦和熱門評論,用戶在瀏覽新鮮資訊時即時轉評贊,實現內容與交互的雙重兼顧。試想,如果沒有折疊屏手機,這兩個服務就得不斷來回切換,才能交互使用。
比如,moto razr 40的外屏支持了全面屏手勢,“不用打開手機”就可以查看天氣、日歷、聯系人、錄音機、最近的通知消息,方便日常高頻使用。
總之,關于折疊屏手機的應用實踐,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