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登記接待群眾2373起2954人—— 用好治安“晴雨表” 架起民意“連心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通訊員 賴棟才 操文
(相關資料圖)
找準問題癥結,解開群眾心結。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湖北公安切實扛起“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把化解信訪疑難案件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建立公安信訪一體化工作機制,持續用心用情推動信訪工作提質增效,讓群眾從每一宗信訪事項的解決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把群眾對信訪工作滿意度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
高位推進化解
信訪積案難案
“信訪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是社會治安的‘晴雨表’,是公安執法的‘反光鏡’,要以解決信訪問題的扎實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省公安廳主要負責人表示。
湖北公安堅持“把訪情當警情、把訪件當案件”的工作理念,將公安信訪工作列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落實開門接訪、主動約訪、帶案下訪、上門回訪、網上受訪等制度舉措,以上率下用心用情做好“送上門的群眾工作”。
去年以來,廳黨委5次專題學習《信訪工作條例》,16次專題研究部署信訪工作,探索公安信訪一體化工作機制,推動《條例》落地生效。出臺《加強全省公安機關信訪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公安主研、部門主管、屬地主體”責任,將市州公安機關主要負責人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情況納入績效考核“負面清單”。
建立黨政領導“雙包保”、定期聽取信訪工作匯報、領導干部接訪閱信包案等制度。去年以來,廳主要領導采取“四不兩直”、帶案下訪等形式接待信訪群眾23批次33起、閱信52件,帶頭包案化解14起疑難信訪案件,接訪、閱信工作連續兩年公安部考核滿分。其他廳領導接訪29次42起、包案化解疑難信訪案件76起。
推動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公安主推、部門協同、社會聯動”格局。建立健全政法委、信訪局、公安部門牽頭的“3+X”信訪機制和省委平安辦、省公安廳“雙向交辦、雙向督導”工作機制,做實“平安辦+12個專項組”及信訪等聯席會議。
2022年,累計化解省委政法委交辦案件92起、省信訪局交辦案件1218起,辦結率均為100%;累計辦結公安部交辦疑難信訪案件2460起,辦結率99.9%。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已登記接待群眾2373起2954人。
網上網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湖北公安強化督查督辦,對信訪案件實行首接負責制,對群眾來信來訪建立臺賬,實行“研交辦督結”閉環處置,問題不解決不松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群眾不認可不結賬。他們綜合運用“情、理、法”,采用“幫、梳、調”工作方法,從接待好每一次來訪、處理好每一封來信、接辦好每一個電話做起,實打實地把信訪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他們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開通“公安廳(局)長信箱”,對外發揮網上信訪主渠道作用,及時回應群眾訴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對內充當執法管理“啄木鳥”作用,據此剖析公安執法和隊伍建設問題,倒逼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
“廳(局)長信箱”對接省市“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化平臺,通過前臺受理、后臺流轉、網上溝通、網下辦理、跟蹤督辦、限時反饋,做到“快響應、快流轉、快辦理、快回復”,盡量讓群眾合理訴求“最多訪一次”。2022年以來,收到群眾來信3216件、辦結3032件。
他們對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對非公安信訪事項,依托“12337”政法舉報平臺、“12345”政務服務平臺等,及時轉交相關職能部門處置,告知群眾流轉去向,一體推進穩控化解。
源頭治理減少涉法涉訴問題
湖北公安從扣好執法“第一粒扣子”入手,將110、門市、電話、網絡等各渠道警情歸口錄入警綜平臺,從源頭減少涉法涉訴問題。如今,全省處警信息及時反饋率、行政案件按期受案率、刑事案件按期受案率和按期立案率均升至99%以上。
今年以來,省公安廳主要領導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11個市州56個點位了解實情、把脈問診,探索形成“接訪下訪發現問題、‘四不兩直’查明問題、政治督察解剖問題、約談整改解決問題、建章立制根治問題”的工作機制,發現和解決了一批引發群眾信訪的執法問題。
實施主動警務、預防警務,創建省市縣公安機關領導干部包聯派出所工作機制,變群眾“上訪”為民警“下訪”。今年以來,累計摸排風險隱患9.3萬個,及時調處情感、鄰里、債務等矛盾糾紛4萬起,現發命案184起全破、同比少發35起。
建立“信訪+督察+法制”督導專班,采取派出所+司法所+律師所“三所聯調”模式,依托律師駐所和民間調解隊等社會力量,努力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