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7月10日訊(記者 李婷)成立20年的3C電子配件公司正在沖擊IPO。近日廣東品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品勝電子”)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于主板掛牌上市,中信證券為其保薦人。
3C電子配件市場門檻低,產品同質化,一片紅海中,不僅知名廠商林立,眾多小微企業也加劇內卷。加之依附的智能手機市場持續下行,品勝電子等品牌商面臨的增量市場規模收縮。在激烈的競爭中,品勝電子被后來者趕超,業績增長乏力。
【資料圖】
銷量下滑低速前行
智能移動終端市場滲透率趨于飽和,手機配件市場表現低迷。根據研究機構恒州博智統計數據,2019年至2022年,中國3C智能周邊產品市場規模增長率分別為4%、0.7%、6%、5%,預計2022至202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僅有6%。
寒意逼人,老牌廠商也難以獨善其身,品勝電子業績平淡。公司圍繞3C智能周邊生產銷售移動電源、充電器、數據線、內置電池及其他智能硬件等產品,過去三年分別實現營收11.4億元、13.3億元和13.3億元,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收入增長比例分別為16%和0.03%。同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也遇到增長天花板,分別為1億元、1億元和9714萬元。
品勝電子將業務分為充電、手機內配及創新電子類產品(含鋼化膜、手機殼、風扇、耳機)三大板塊。2022年,三類產品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59%、16%和20%。
報告期內,品勝電子產品銷量下滑,依靠漲價維持營收。2020-2022年,銷量從5692萬件減少至5406萬件,產品平均單價從18.63元提升至23.02元。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7%、33%和34%。對于毛利率下滑,品勝電子解釋稱,主要原因系隨著銷售渠道的調整、優化,公司銷售產品種類較為多元化,充電系列產品中部分毛利率較高的品類銷售金額占比有所下降。
此外,公司大量采購外協成品,含移動電源、數據線、貼膜、保護殼、充電器等產品,擠壓了公司利潤水平。招股書披露,2021年及2022年,公司積極引入外協成品供應商,構建多元化成品供應體系。近三年外協成品采購金額分別為1.6億元、4.1億元和4.6億元,增長近兩倍。
公司主要通過線上B2C、電商入倉、線上經銷、線下經銷等方式進行銷售,報告期內實現向線上渠道轉型,2022年線上銷售收入占銷售主營產品收入的比例增長至65%。線上經銷商數量由2020年的55家增長至2022年的80家。線下渠道銷售占從報告期初的48%下降至35%,線下經銷商仍有3036家。
錯失先發優勢
在招股書中,品勝電子將自身定位為“高新技術企業”。其認為,技術人員對于公司研發、設計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亦系公司創新力及競爭力的根本來源。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保持在3.5%至4%之間,而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分別為5%、5%和6%。研發費用率相對更低,品勝電子解釋道,公司整體業務處于轉型成長期,各部門均對資金需求較高,致使公司投入至研發方面資金整體相對有限。
事實上,3C智能周邊產品市場技術壁壘并不高,從行業競爭格局即可窺見一斑。除了小米、華為、OPPO、公牛集團、安克創新、品勝電子等頭部品牌,市場上還存在大量小微企業。
招股書指出,由于3C智能周邊產品類型多樣、工藝復雜程度不一,中低端市場進入門檻較低,行業內企業參差不齊。部分廠商處于較為初級的貼牌生產階段,依靠單一生產工序優勢為部分ODM/OEM廠商提供外協加工服務。
護城河不夠穩固,創立于2003年的品勝電子錯失先發優勢,被晚成立近10年的綠聯科技趕超。綠聯科技2022年營收已經達到38.4億元,接近品勝電子的3倍規模。綠聯科技年度3.3億元的凈利潤,令品勝電子難以望其項背。
在產業鏈中,品勝電子顯得較為弱勢。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7479萬元、9638萬元及5259萬元。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余額分別為2.8億元、2.1億元和1.8億元,主要為產成品。跌價準備余額分別為7461萬元、5068萬元和1805萬元,占存貨賬面余額的比重分別為27%、24%和10%。品勝電子的存貨跌價準備比例遠高于同行,根據綠聯科技公開數據,2020年和2021年存貨跌價占原值的比例分別為2%和5%,公牛集團僅有1%左右。
截至2022年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2.6億元。品勝電子依靠現有模式實現自給自足,股東趁公司IPO前夕突擊分紅。2021年和2022年現金分紅4631萬元,瓜分了當期近一半凈利潤。
招股書披露,品勝電子本次擬募集資金7.6億元,主要投向深圳生產基地搬遷擴建項目、研發中心及總部辦公建設項目及品牌建設及市場推廣項目,計劃分別耗資4.2億元、2億元和1.4億元。
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公司在報告期內提出構建PISEN MORE生態圈,大幅提高外協成品采購占比。該模式強調“以銷定采”,由供應鏈企業自主管控存貨規模。2022年,品勝電子向深圳市旅鯊數碼有限公司、深圳市旅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旅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湖竣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豐羽達科技有限公司五大公司采購了2.7億元成品,涉及移動電源、數據線、貼膜、保護殼和充電器等產品。而此番上市募資卻用于投資擴建生產基地,似乎與PISEN MORE生態圈戰略相背離。
中國網科技針對上述疑問致電致函品勝,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記者將繼續關注其上市進展。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