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就抖音訴刷量軟件“抖竹”不正當競爭一案,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法院認定,“抖竹”軟件通過模擬人工操作,執行批量的點贊、關注、評論等行為,虛構數據、引流刷量,其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被告立即停止侵權,發布聲明消除影響,并應賠償抖音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100萬元。
法院判決顯示,“抖竹”是一款聚合式自動刷量軟件,用戶在手機上登錄抖竹和抖音賬號后,設置任務、下達指令,移動端就能夠自動打開抖音并自動實施一系列指定動作,包括模擬人工操作養號、批量點贊和評論、隨機轉發、批量關注加好友、自動私信粉絲和關注的人等,最終達到將指定視頻刷上熱門、截流同行粉絲、為指定賬號引流的目標。
2022年8月,抖音公司將“抖竹”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制造虛假數據的刷量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150萬元。2023年4月12日,杭州互聯網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抖竹”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其停止侵權并賠償抖音100萬元。隨后“抖竹”提起上訴。2023年7月25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抖竹”上訴,維持原判。
法院認為,“抖竹”軟件制造的數據,并非真實的用戶瀏覽、評論、關注產生,一方面會導致抖音平臺對其網站內的視頻數據信息產生管理上的困難,增加了其平臺內部的數據計算、管理和分析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大量劣質視頻信息因為虛假的瀏覽、評論數量推送給抖音用戶,導致相關消費者對抖音平臺的評價降低、用戶粘性下降。涉案公司通過“抖竹”軟件制造虛假數據牟利的行為,顯然不具有正當性,且損害了抖音公司的合法利益。故認定其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抖竹”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抖音經濟損失。
抖音相關維權負責人表示,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各種新型刷量黑灰產也層出不窮。這些虛假數據干擾了推薦算法的正常運行,導致被刷視頻擠占了優質視頻本應獲得的曝光機會與流量分配,不僅擾亂了正常、公平的競爭秩序,也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
他同時介紹,除“抖竹”這種直接制造虛假數據的自動刷量軟件外,近期還發現了新的眾包型刷量軟件。眾包型刷量軟件往往通過建立眾包平臺的方式,組織用戶發布有償任務來吸引網友虛假關注、點贊相關視頻,并收取技術服務費。其中一款名為“輕抖”的眾包型刷量軟件,各個應用市場的下載量甚至已達數千萬次,抖音已經取證和起訴維權,目前也已經取得一審勝訴,法院判決該軟件停止侵權,并責以400萬的高額判賠。
該負責人強調,抖音將對各種類型的虛假流量進行持續打擊,通過平臺治理和法律維權等多種方式,維護良好的平臺秩序,保障優質創作者的合法權益,和廣大用戶的使用體驗。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