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6月20日,《自然》在線發表了一項關于脈沖星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中國天眼”(FAST)的觀測數據,我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軌道周期僅為53分鐘的脈沖星雙星系統。該雙星系統是目前發現的軌道周期最短的脈沖星雙星系統,這一發現填補了蜘蛛類脈沖星系統演化模型中缺失的一環。
在自然界中,黑寡婦蜘蛛和紅背蜘蛛為大家所熟悉,它們以“謀殺親夫”而聞名,雌雄交配后,雌性蜘蛛會很快吃掉雄性同伴。無獨有偶,在浩瀚宇宙中,天文學家發現有些脈沖星也有類似的行為,因此他們便腦洞大開地將其命名為蜘蛛類脈沖星。
所謂蜘蛛類脈沖星,其實是指一種毫秒脈沖星,是超新星爆發時產生的中子星的一種。天文學家發現,蜘蛛類脈沖星可以分為兩類:紅背蜘蛛脈沖星和黑寡婦蜘蛛脈沖星。其中,紅背蜘蛛脈沖星的軌道周期短于1天,其伴星質量介于0.1—0.4倍太陽質量之間;黑寡婦蜘蛛脈沖星則更為極端,其軌道周期短至數小時,伴星質量不超過0.03倍的太陽質量。
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姜鵬說,一般認為,黑寡婦蜘蛛脈沖星可能是從紅背蜘蛛脈沖星演化而來的。理論預言,還存在一種處于演化中間狀態的脈沖雙星,但是,這樣的天體一直都沒有被觀測到。
借助FAST的超高靈敏度和極強探測能力,研究團隊探測到一個名為PSR J1953+1844(M71E)的雙星系統,長期觀測后,確定這一系統兩顆星繞轉一周的時間僅為53分鐘,伴星的質量約為0.07倍的太陽質量。該雙星系統是目前已發現的繞轉速度最快蜘蛛類脈沖星系統,且處于紅背到黑寡婦系統演化過程的中間狀態,填補了蜘蛛類脈沖星演化理論的缺失環節。同時,該雙星系統軌道面近乎朝向地球、極為罕見,期待進一步研究有更多發現。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