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小米新品發布會上,小米發布了小米MIX Fold 3、Redmi K60至尊版兩款手機新品,以及小米平板6 Max 14、小米手環8 Pro、全新仿生四足機器人CyberDog2等多款智能產品。產品一經發布,引發行業內外廣泛關注。京東作為小米新品的首發渠道,不僅第一時間上線新品,還開通預約搶購通道,并給京東用戶帶來了多項專屬權益和福利。
同時,京東最新發布的2023年二季度業績顯示,二季度,京東集團收入達到2879億元,超出市場預期。尤其聚焦手機品類,得益于京東的供應鏈能力、“低價心智”加強、“以舊換新”等服務,以及在O2O和全渠道領域的積極布局,京東手機品類在二季度的增速達到了雙位數,好于行業的整體表現。
在此背景下,圍繞智能終端的發展方向、對智能生活的趨勢預測等話題,京東零售CEO辛利軍與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還共同開啟了一場預見未來的談話。
(資料圖片)
將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共享給合作伙伴
對于小米最新發布的新一代折疊屏手機MIX Fold 3,辛利軍表示,作為一名手機發燒友,也是折疊屏手機的資深用戶,他對小米的新款折疊屏手機充滿期待。
在訪談中,辛利軍對小米的智能產品如數家珍。原因在于,京東作為小米長期的戰略級合作伙伴,雙方無論是在趨勢洞察,還是新品發售方面都有著深度的合作。同時,京東在手機通訊全渠道領域持續保持著行業領先優勢,不僅長期關注著智能手機發展的最新趨勢,也與包括小米在內的眾多品牌廠商都保持著密切協作。
“京東擁有近6億活躍用戶,對于用戶的需求有大量的數據洞察,通過把這種需求共享給合作伙伴,一起推出更好的產品,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于未來的需求。”辛利軍表示,零售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不會被淘汰,消費者是檢驗產品的最終尺度。
以京東與小米的合作為例,僅在今年上半年,小米發布的4款新品手機,京東在新品開售當天都是銷量最高的線上渠道。而在去年小米12S Ultra、小米MIX Fold2、小米13系列以及小米13 Ultra三波四款高端旗艦手機發售時,這些產品在京東的首月消費者好評率均超過了99%。
對此,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表示,小米與京東一直保持著非常好的合作。小米在京東的官方旗艦店擁有近1億粉絲,這是非常龐大的用戶群體,甚至可以說是小米最大的粉絲聚集地之一。基于京東對用戶需求的洞察,雙方會聯合開發產品,以此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構建品牌推新與用戶追新的良好生態
伴隨智能產品加速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好奇心、個性化需求等諸多因素驅使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更樂于嘗“新”。
辛利軍表示,京東將構建起一個品牌發布新品與用戶追求新品的良好生態。通過將對消費趨勢和用戶需求的理解分享給合作伙伴,幫助合作伙伴打造更好的產品,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這也將進一步吸引更多用戶來京東尋找新品。
當前,京東已是眾多品牌廠商新品首發的首選平臺,同時,通過健康和高效的新品生態,京東能夠為品牌廠商等合作伙伴提供新品從研發到推廣的全周期解決方案。如依托于京東C2M智造平臺,京東能攜手品牌廠商共同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品類賽道。目前,京東C2M智造平臺已與超過3000個品牌達成了C2M合作,通過深度參與產品研發與設計,能幫助制造工廠節省75%的產品需求調研時間,新品上市周期比以往縮短67%。
盧偉冰也表示:“小米是一家喜歡創新的公司,經常會推出很多炫酷的產品,而京東的用戶也喜歡嘗鮮,所以雙方會經常一起進行新品方面的合作探索。”
不只如此,辛利軍表示,通過京東的全渠道布局和扎實的供應鏈能力,京東能夠幫助合作伙伴更精準地找到適合產品的定價區間,控制庫存。同時,京東還攜手合作伙伴推出了如手機碎屏險、家電180天只換不修等特色服務,持續為用戶提供超預期的體驗,進一步降低用戶嘗新門檻。
當前,京東已布局了包括京東之家、京東MALL、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等數以萬計的線下門店,京東的供應鏈服務也已接入數百萬家線下門店。不僅能幫助品牌合作伙伴快速觸達用戶,更能讓消費者第一時間體驗新品,為消費者提供多場景的消費體驗。
京東對技術的投入沒有止境
展望十年后的智能生活,離不開技術的持續進步,而這也需要一眾科技企業持續投入與探索。
“京東在技術上的投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沒有止境的。”辛利軍表示,投入底層技術的回報周期非常長,而且沒有人能夠保證投入的方向不會出現失誤。但在技術的正向驅動下,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效率將得到極大提升,技術投入的長期沉淀,也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早在2017年,京東集團的創始人劉強東先生就曾喊出“技術!技術!技術!”開啟了京東的全面技術轉型。這其中,第一個“技術”,指的是通過將數智技術深度應用在供應鏈全流程中,主要解決京東內部大規模人力的效率問題;第二個“技術”是指京東開始將組件化、模塊化的技術服務進行對外輸出。第三個“技術”是指對前沿技術進行探索和有秩序地創新。自2017年全面向技術轉型至今,京東體系已經投入了超1000億元研發費用。
“京東每年在技術上的投入也是按百億元級別計算的。”辛利軍在訪談中進一步表示,京東作為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大部分的技術投入都是圍繞供應鏈展開。
就供應鏈效率而言,從全球零售業來看,世界頂級零售巨頭的庫存周轉天數在30天至40天左右,而京東自營商品的庫存周轉天數最低能達到30.2天,同時京東管理著千萬級的自營SKU這與其他企業有著指數級的區別。從這一點來說,京東的供應鏈運營效率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此外,在今年舉辦的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京東提出對技術追求的六個關鍵詞:成本、效率、體驗、可信、普惠、突破,并從產業端切入,推出了京東言犀大模型。從產業端切入大模型,這條路很難走,如同從北坡攀登技術珠峰。但對于京東而言,道路雖然更加艱難,卻有更波瀾壯闊的風景。
辛利軍稱,京東言犀大模型的核心目標,不是去解決生活場景的問題,而是去解決特定產業的問題。他以客服場景舉例,未來,京東的智能客服機器人將根據應用場景自主學習,更快、更精準地回答用戶的問題;而在健康在線問診場景中,大模型也將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的分診、導診服務,甚至是專業的問題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京東始終恪守于做實事、有價值的事、長期的事。無論是早年自建物流,還是對技術持續投入,對于京東而言,只要是對用戶、行業、社會有價值的事,再難也會堅持去做。
上游新聞 馬亮
編輯:吳嘉雯
責編:楊昕華
審核:王廣江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