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不同于其他行業,芯片賽道九死一生,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穩定的研發團隊、關鍵短期內還見不到回報,門檻高加外界形勢嚴峻,一些手機廠商就放棄了芯片尤其是SOC的自主研發。比如OPPO,還有小米。
2017年2月,小米發布了一款小米5C智能手機,當時在業內引起轟動,因為這款手機的“心臟”是小米自主研發的澎湃S1芯片,8核心64位處理器,當時雷軍還高呼自己內心澎湃。
然而小米下一代處理器澎湃S2卻命途多舛,據悉澎湃S2的流片一共失敗了6次,每次費用高達幾千萬元。之后小米集團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旗下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部分團隊拆分組建新公司,開始獨立融資,后又傳出因難度過大放棄手機處理器,轉型到周邊物聯網芯片領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OPPO的芯片團隊ZEKU宣布解散后,不少人認為小米作為美通用芯片巨頭高通最大的客戶之一,對SOC芯片的研發會瑟瑟發抖,澎湃手機芯片很可能會石沉大海,然而,反轉的一幕出現了!
據報道,小米官方網站在招聘大量與自研SOC相關的工作崗位,包括SOC設計工程師,高級SOC驗證工程師高速接口方向、低功耗方向、總線方向等崗位。而有相關從業者從招聘的工作崗位一眼就發現,小米這么做,就是在大規模招聘SOC相關的設計師和工程師,換言之,小米極有可能正在重啟自研SOC的研發工作。
為什么小米在這種節骨眼做出這樣的決策呢?
首先,麒麟芯片的回歸,美權威逆向分析機構已經證實,確實是大陸生產高端芯片,并且用上了等效7nm工藝,這足以證明中高端制成工藝的芯片國產化是可行的,不用蠶食美芯片市場份額在制造環節被卡著脖子,而且ASML也承諾將2024年之前會正常出貨中高端光刻機,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產中高端芯片的量產能力和穩定性,小米重新芯片設計業務,不僅能吃上國產芯片的紅利,更能為自身產品帶來更大的靈活性和創新空間。
其次,高通與小米在手機處理器方面有著深度的合作,小米重啟芯片研發業務,用在手機上或許是次要的,汽車芯片國產化或許是主要的。小米斥巨資進軍新能源賽道,從網曝的信息來看,小米汽車首款產品可能將于2024年上發布。與手機不同,新能源汽車的芯片用量要遠遠超過傳統燃油車和智能手機。這對小米降低汽車成本、提高性價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國已經制定了70%芯片自給率的目標,小米重啟芯片研發業務,必然會刺激國內芯片市場,推動芯片的國產替代。當然了,也希望小米和華為一樣,做全生態的技術,配合國產或自研系統,實現最大的掌控度、提高產品效率和用戶體驗,擺脫對西方技術的束縛。
關于中國芯片的發展,在老美對華為斷供的第一時間,我國知名軍事專家張召忠就做過預測, 不遠的將來,中國的芯片將遍地都是,美國芯片將無人購買。如今看來,張召忠的預言確實要成真了,美逆全球化而動搞壟斷,只會催生出更多敢于創新、敢于突破的企業。
關于小米重啟芯片研發業務,大家怎么看?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