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底發布以來,ChatGPT就在全球持續刷屏,也直接掀起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海嘯”,全球創投圈都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上頭。過去幾個月,我們從新聞上從論壇里,已經看到ChatGPT在改論文、生成圖片、編故事、教英語等方面的具體能力,這讓大家意識到,這次人工智能熱潮背后或許有一場真正的生產力變革正呼之欲出,有人甚至認為,新的工業革命已經到來。
5月6日科大訊飛發布星火大模型,并表示科大訊飛的大模型將在年內實現“三級跳”,并給出了具體的升級時間表,在2023年10月底將整體趕超ChatGPT!
(資料圖)
作為人工智能 " 國家隊 " 企業,也是 "A股第一家以人工智能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科大訊飛加入這場AI大模型軍備賽的時間點似乎有點晚,但是看過發布會,體驗過產品后,卻又深刻體會到了什么是“好飯不怕晚”。
“國家隊”科大訊飛大模型雖遲但到
從ChatGPT誕生以來,全球科技行業和創投圈都像被打了雞血。
在國外,Meta拋棄元宇宙賽道全面轉向AI,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稱“這是AI行業的iPhone時刻”;哪怕此前多次消極評價AI的馬斯克,在今年4月中旬也暗戳戳成立了X.AI。
國內企業也在火速跟進。百度推出文心一言、阿里推出了通義千問并接入釘釘;商湯的日日新已經面世,網易有道“子曰”大模型研發在推進中,騰訊的混元大模型聲量也不斷推高,各家都把人工智能大模型放在了核心的戰略位置。”
有人統計,在高峰期幾乎每周就有一個類ChatGPT的大模型發布。 相比之下,科大訊飛剛發布的星火認知大模型算是晚的,但科大訊飛卻被認為是后發制人。
雖然市場如火如荼,但是涌向大模型的熱烈氛圍被認為是蹭熱點的多,技術能打的少。在過往很多經驗里,我們不難看到,很多企業把發布的東西吹得神乎其神,卻對適用性一筆帶過。 同時,盡管“百模大戰”打得天翻地覆,普通人依舊覺得離自己有點遠,這屬于少數嘗鮮者的狂歡。
而科大訊飛的星火大模型打破常規,是國內率先實現應用層落地的AI大模型,也是發布會后即可面向所有大眾開放,只需簡單注冊就可以免費使用的大模型。
一款人人都可使用的生成式大模型
盡管全球的AI大模型被認為快到每周都在“上新”,但是截至目前,在中國那些發布了大模型的廠商,無一例外都只給到了少量的內測名額,絕大部分的普通人無法親身體會到這項前沿技術,他們往往只能從新聞里、從網站上看到發燒友級別的大神發布機器對話框內容炫技。
而最被人熟知的ChatGPT最新的家族成員GPT-4,這套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只限于ChatGPT 的 Plus 訂閱用戶,而其他用戶想要體驗需要排隊申請內測,關鍵這還是收費的,且價格不菲。
當然,大模型因為在算力、數據上的訓練投入非常高昂,畢竟如今英偉達A100芯片價格已經居高不下,所以收費無可厚非。只是排隊申請內測的時間太長往往讓普通用戶退卻。
而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是首個面向全體公眾大規模開放的大模型,用戶只需要注冊即可體驗??拼笥嶏w真正做到了科技平權,它讓大模型不再只是少部分人的狂歡,而是普通人都能感知、能體驗這項技術紅利??萍计栈?,只有科大訊飛做到了。
由此,我們甚至能夠展開合理想象,一個科大訊飛引領的全民大模型時代即將到來。
應用級落地 科大訊飛拿到通往下一個AI時代的門票
在各行業、多應用場景想要接軌AI通用智能大模型的草莽階段,不少企業也在思考如何讓這項技術落地并能盡早發掘出商業想象力,除了挖掘算力需求衍生的云技術服務收入這塊肥肉,通過和硬件結合帶來應用級的落地,也是對沖高昂的大模型訓練成本的有力方式。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誰能夠在具備社會剛需的應用場景落地,誰就最先能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環。”
任何技術再先進,被說得天花亂墜,沒有實際落地,也如空中樓閣。當人們還在困惑大模型到底對我們物理世界能帶來什么好處時,科大訊飛已經給出了率先在應用級落地的有益嘗試。
事實上,要想將飄在高空的大模型,更好地落地為我們的生活所服務,那就需要終端應用的產品化。所以,要想跑通最后一公里,要么你有終端硬件優勢,要么有國民級的軟件應用可以接入不斷交換和獲取海量的數據。
而AI技術產品化經驗豐富的科大訊飛就恰好有這樣的優勢。
而這次星火大模型發布,還發布和更新了面向C端的訊飛AI學習機、錄音筆、訊飛智能辦公本、訊飛聽見、訊飛智慧座艙等多項硬件和應用成果。以至于有媒體評價,科大訊飛的大模型發布會和其他公司的大模型發布會demo不同,因為科大訊飛更像是一場產品發布會。而目前科大訊飛學習機、錄音筆、翻譯筆、辦公本等產品已經接入星火大模型。
場景被科大訊飛認為是人工智能時代主要拼殺的商業模式,此前劉慶峰曾有“人工智能改變世界,需要在一個又一個的領域進行應用的創新”的言論。
而科大訊飛率先實現應用級落地,背后依靠的邏輯是此次發布的“1+N”星火認知大模型。
2022年12月15日,科大訊飛正式啟動“1+N”認知大模型專項攻關,其中“1”就是指通用認知智能大模型,“N”就是大模型在教育、辦公、汽車、人機交互等各個領域的落地。而此次和具體硬件結合后,人們可以直觀地體驗到星火大模型在前述幾大領域的落地應用。
比如,在內置了星火的科大訊飛學習機T20系列上,可以實現中英文作文的精細批改,根據批改字詞、批改語句、批改內容等幾輪標準,可以綜合多維度給出作文的卷面分,同時也給出了詳細的修改優化建議。據測算,學校老師精批一篇作文大概需要30分鐘,而訊飛只需要不到1分鐘。 一個40人班制的老師批改作文就節約1200分鐘,20個小時。 這個生產力的解放是真的很可。
而聽見會寫更是讓我們這樣的文字工作者開心不已。在外采訪、參會時,要實時背著電腦記錄寫稿是件把人逼瘋的事,而“大模型+訊飛聽見”,可以實現會議或者采訪錄音30秒就生成文字稿件,而這并非簡單的語音轉文字,而是帶著“腦子”在分析完文字內容后,一鍵可以生成全文摘要、工作待辦、工作計劃、新聞稿件、宣傳文案等多種文本。在5月6日發布會上,劉慶峰發介紹大模型后,訊飛聽見會寫立刻寫出了一篇新聞稿件。即便是再熟練的記者也沒有它快,用訊飛聽見搶頭條沒得說。
我們也用訊飛聽見會寫的實時錄音轉寫試用了下效果,針對近期的一場發布會做了一個口頭的點評,訊飛聽見會寫可以說幾乎一字不差地記錄了下來,并且還能根據停頓的時間分段,同時還能自動糾錯。
當訊飛智能辦公本遇見了“星火”,會議紀要、語篇規整這兩大新功能可以讓人欲罷不能。當需要做會議紀要時,語音實時轉寫和墨水屏紙感書寫雙管齊下,可以快速產出一份簡明扼要的會議紀要。同時語篇規整功能,可以將一些口語化詞句規整為書面用語,且也會過濾冗余詞匯 ,輕松將錄音中的口頭表述轉換為規整的文案。
此外,科大訊飛在智能座艙領域、賦能數字員工領域也有很多創新的應用落地。
星火大模型還有很多其他的特質:如其他大模型大多需要用戶自己在對話框內輸入文字指令,訊飛星火大模型可直接通過語音理解指令。 發布會當天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全程通過接收“語音輸入”指令,自動轉寫成文字的形式,將七大核心能力完美地演示給了大家。
趣寫觀點認為,產品級落地應用的成功,科大訊飛算是拿到了通往下一個AI時代的門票。
寫在后面:80年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的電子工程系人機語音通信實驗室,這就是科大訊飛的前身。 在“辨別式”人工智能的年代,科大訊飛成立時間和BAT相當,也是早期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企業,語音識別等場景擴散到更多應用,實現了 ToB + ToC + ToG 三條腿走路,創造了營收連年大幅度增長的神話。
而在生成式AI迅猛生長的當下,科大訊飛也不會缺席。雖然大模型發布較晚,但科大訊飛有多年人工智能技術積累,還有硬件和應用軟硬結合的場景落地,科大訊飛已經越來越靠近摘果實的階段。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