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勇闖科研“無人區”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二)大學時,陳云霽便對芯片研究產生興趣。二〇〇二年,他通過不懈努力,如愿以償進入中科院計算所開始碩博連讀。當時,計算所正在研制我國第一款通用高性能中央處理器芯片——龍芯一號,陳云霽成為團隊最年輕的成員。
(三)二〇〇八年,博士畢業后的陳云霽成長為八核龍芯三號的主要架構師。為解決從單核到多核帶來的難題,陳云霽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往往吃完早飯便開始工作,再感到餓時已是傍晚。陳云霽和同事們不斷摸索,終于使龍芯三號設計的正確性有了保障。
(四)在智能處理方面,深度學習處理器更勝一籌。意識到這一點,陳云霽全身心投入人工智能和芯片設計相交叉的空白研究領域。二〇一四年,他和團隊的研究成果獲頂級國際會議的最佳論文獎。這次會議后,深度學習處理器開始被國際學界廣泛關注。
(五)不滿足于只寫論文,陳云霽再次勇闖科研“無人區”。二〇一六年,陳云霽團隊研發的國際首個深度學習處理器芯片“寒武紀”誕生,其智能處理能效是傳統芯片的近百倍,相關技術被應用于上億臺智能設備。有關研究成果被兩百多家國際學術機構跟蹤引用。
(六)如今,深度學習處理器研究已成為國際計算機體系結構研究的主流方向。陳云霽很欣慰,也很清醒。擁擠的賽道上,他再次開辟新方向——嘗試人工智能完全自動設計芯片。陳云霽期待,在科研中產生更多真正具有基礎性、原創性和引領性的成果。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8日 08 版)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