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作者/閻爍)7月5日消息,在今年初,制片人張嘉杰和導演甘為前往中國西藏高原地區的推瓦村,記錄當地藏族牧民的生活,并使用iPhone、iPad、MacBook拍攝并制作了一部影片《融雪之前》。
近日在上海Apple環貿iapm零售店中,《融雪之前》主創團隊通過一次Today at Apple課程,分享了拍攝這支影片背后更多的故事,同時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Greg“Joz”Joswiak也來到現場做開場致辭,并在活動之后接受了鳳凰網科技采訪。
(資料圖)
蘋果全家桶出動
《融雪之前》使用iPhone 14 Pro拍攝,同時一個影片從拍攝到最終的成片,還要經過很多專業流程,可以想到的是還會有iPad Pro和MacBook Pro參與其中。但由于這次拍攝的故事在中國西藏高原地區,所以還要面臨極端氣候和高海拔的挑戰,所以在Today at Apple的分享環節,主創也表示還會使用Apple Watch Ultra和Apple Watch Series 8監測自身的身體狀況,包括心率、血氧水平以及海拔高度,這對于他們的創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同時導演甘為在現場也分享到,iPhone 14 Pro的便攜性,也為高原環境的拍攝帶來很大的優勢,由于空氣含氧量低,簡單的行動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而攜帶一個iPhone就免去了負重大型設備的體力,可以更專注于創作,同時配合Apple Watch的血氧監測,一旦數值過低,就及時吸氧,保證身體的狀態。
同時蘋果全家桶也幫助團隊在極端環境更好的協作,團隊成員利用照片app中的共享相簿功能以及無邊記app,來分享他們的創意、工作內容。無邊記可以把視頻和圖像拖放到畫板上,團隊成員可以實時看到內容,還可以利用Apple Pencil隨時批注,張嘉杰表示這些輕松的分享能力,為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最后所有的素材都會由一臺搭載Apple芯片的MacBook Pro,使用Final Cut Pro編輯4K、杜比視界HDR的素材,甘為在現場表示:MacBook Pro在高海拔的惡劣條件下,仍然表現出色,同時Apple芯片出色的功耗控制,可以支持連續開機一整天。
在《融雪之前》團隊分享整個創作過程中,不難發現整個蘋果生態協同起來之后,會極大提升手頭工作的效率,同時整個拍攝團隊不斷提到的就是蘋果設備的可靠性,不論iPhone、iPad、MacBook還是Apple Watch,在自然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依舊可以穩定輸出,保證團隊的創作,這也是蘋果產品最基礎、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優勢之一。
為什么Shot on iPhone?
Shot on iPhone是由蘋果發起的一項營銷活動,但影響的人群非常廣泛,在全球社交媒體上,都可以看到每天有無數人在分享Shot on iPhone的照片或者視頻,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參與進來。Shot on iPhone從一開始的社交媒體標簽,已經演變成一種流行文化符號,一個專屬于iPhone用戶的社交動作。
這次的《融雪之前》恰巧就是一個Shot on iPhone的專業級作品,所以在Today at Apple活動之后,我們也問了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Joz兩個問題,希望他能分享一些,從蘋果和用戶的角度,分別怎么看待Shot on iPhone這個動作?
Joz認為對于創作者來說,使用iPhone創作是有一些Only Apple Can Do的特性存在的,iPhone可以消弭拍攝者和拍攝對象之間的隔閡感,使用iPhone可以讓你的鏡頭語言更加親密、直接。
比如在《融雪之前》中,有一個鏡頭是女孩抱著小羊的畫面,使用iPhone拍攝就可以貼到足夠近的距離,去記錄一個有溫度的瞬間,被拍攝者也不會覺得不夠自然,但當你扛上專業設備之后,雙方就會增加距離感,情感的流露也會變得不夠自然。
而對于蘋果自身來講,Joz認為鼓勵Shot on iPhone這件事,是蘋果要負起的一種責任,這不僅是出于市場競爭考慮,而是蘋果意識到,人們越來越依賴iPhone成為記錄他們生活的工具,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專業創作者使用iPhone拍攝。
所以蘋果也會給到iPhone越來越多的功能,讓專業用戶去發揮他們的創作能力,同時也不會讓普通用戶覺得太過復雜,Joz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但蘋果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功。
把專業和普通用戶需求做完美的平衡,讓任何一類用戶都能找到用iPhone拍照的理由,我們認為這正是Shot on iPhone有這么多用戶踴躍參與的原因之一,同時兼具便捷性和專業畫面的特性,也會讓越來越多的用戶,舉起自己的iPhone,定格自己的瞬間,講述動人的故事。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