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的月球 25 號無人探測系統墜毀在了月球表面,根據俄方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有可能是路線導航規劃錯誤導致的,導航的失誤使得月球 25 號直接撞向了月面。
【資料圖】
月球 25 號的這一次發射是 40 年后俄羅斯或者說蘇聯探月工程的延續,上一次月球 24 號探月飛船,那是在 1976 年的8月9日發射的,那是 40 多年前的事情了。
可以說,俄羅斯這一次雄心勃勃地繼承了蘇聯月球系列探月器的名號,但卻沒有實現蘇聯之前在月球探測上的榮光。
實際上,這一次月球 25 號探測器已經是一個延宕多年的一個月球探測計劃,去年就已經傳出了要發射,但是由于歐盟與俄羅斯的合作發生了變數,再加上俄羅斯自己在項目管理上的一些問題,再次發生了延誤。
那這一個變數正是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歐盟全面的終止了與俄羅斯在科技領域的合作,這其中就包括了在月球 25 上一個非常關鍵的設備,那叫做 Pilot-D 導航相機。
根據報道,Pilot-D導航相機是能夠在月球 25 號的著陸期間,對月球表面進行一定的掃描,來選取合適登陸區的一臺關鍵的設備。由于俄烏沖突的爆發,歐盟先是撤回了這臺相機的搭載計劃,在 2022 年的4月的時候就發出了相關的要求,那俄羅斯不得已也是從飛船上拆下這個相機。
當然了,俄羅斯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裝備相類似的相機,因此月球 25 號此次的著陸實際上是一次盲降。所以我們說月球 25 號這一次的技術水平,實際上比起最近剛發射的印度的月船 3 號,只能說是不分伯仲。
我們都知道,月船 3 號是早于月球 25 號發射的,他們的目標都是想要成為第一個探測月球南極水資源的一艘探月飛船。但由于火箭推力不足,印度的月船3 號是走了一個更遠的軌道,現在月船 3 號才剛進入到繞月軌道,要準備著陸。雖然走得慢,但印度的月船3 號上卻裝備了相對完善的對陸區的掃描的一個系統,雖然精度還遠遠比不上我們的一系列嫦娥號的探月飛船,但起碼做到了對著陸區附近能夠識別是不是有可能會導致傾覆的隕石坑或者大石頭這種。
相比之下,俄羅斯月球 25 號探月期雖然飛得快,可以實現后發先至,實際上是它上面關鍵的導航相機缺失,使得它只能是蒙著眼睛盲降在月球表面。大家就對月球 25 號探月期盲降是有一點隱憂的,沒想到還沒達到降落這一步,竟然在最終的導航過程中發生了問題,使得它是直接撞毀在了月球表面。
可以說這一次的失誤是俄羅斯自身在包括探月在內的一系列宇航科技上不斷衰弱的一個集中體現,這也是俄歐在科技領域方面的合作走向死路的又一次見證。
實際上,俄羅斯與歐洲之前在非常多的領域擁有緊密的合作,其中也包括了探月等等,且不說歐空局這些宇航員是需要坐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上國際太空站,在其他的一系列包括衛星發射等等方面,雙方都有很好的合作關系,之前歐空局甚至還希望在接下去的俄羅斯探月計劃中,繼續搭載一些有效載荷,就包括了在月球 27 號飛船上搭載月表成分的勘探與分析的儀器。
但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俄歐的科技合作是全面終止了,當然也包括了宇航方面的合作,歐洲是全面轉向了美國,這其實只是在美國的操作之下,俄羅斯與歐洲逐漸分道揚鑣的眾多領域,特別是科技合作領域的一個縮影。
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歐洲與俄羅斯的科技領域的合作恐怕是無法重啟了。這不得不說是歐洲的遺憾,也是俄羅斯的遺憾,甚至有可能是全人類的一種遺憾。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