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進入2018年業績報告密集披露期。從目前已披露了去年業績年報的45家家電上市公司來看,業績分化明顯,廚電仍是盈利相對較好的一個板塊。已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的家電上市公司有13家,其中5家預計繼續虧損,業績承壓明顯。
證券分析人士認為,家電板塊正在進入一個基本面(即業績表現、盈利水平等)恢復性的一個趨勢,預計二季度向好。家電業內人士則對記者表示,今年節能補貼政策有望帶動家電內需消費規模,前景看好。
這邊廂
業績分化明顯 家電上市公司壓力山大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4月3日,已有45家家電上市公司公布了去年業績快報。其中,12家虧損,另23家實現盈利。就目前已公布的情況來看,家電板塊業績分化明顯:45家公司中有10家公司虧損在億元以上;10家盈利僅數千萬元;而小家電板塊公司業績強勁,尤其是廚電巨頭企業盈利狀況較好,比如蘇泊爾、老板電器、九陽、華帝和萬和等都盈利在5億元以上,蘇泊爾和老板分別盈利16.69億元和14.81億元,同比前年同期均有增長。
不過,即使是業績歷來強勁的老板電器也坦誠2018年家電行業“壓力山大”。比如其在公告中就提到,2018年由于地產調控造成行業整體發展壓力較大、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致使行業競爭加劇。
另從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來看,13家已分布預告的公司中有5家預計續虧,其他幾家為預增或扭虧。其中,新寶股份和長青集團預計今年一季盈利上限分別為8600萬元和5000萬元以上,預虧較多的康盛股份虧損則可能在4000萬元以上。
總體來看,去年年報業績快報已公布的企業,同比前年年報來看業績壓力較大,利潤同比增長的已屬不易;而從今年一季報預告已發布的企業來看,續虧的企業占比不小,且通常來講業績較好的先發公告,可見今年家電上市企業將繼續有一場硬仗要打。
那邊廂
股價集體恢復性上漲 二季度仍向好
一方面,家電上市公司業績普遍承壓;另一方面,由于年初以來股價集體上漲明顯,截至4月2日,今年以來A股中信分類家電指數上漲39.81%,同期上證綜指上漲27.38%。板塊下共計64家上市公司,年初以來累計全部表現為上漲,其中漲幅在20%以上的達55家,漲幅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有創維數字、海信家電、兆馳股份、華體科技、深康佳A,分別上漲116%、104%、79%、73%、72%。
華泰證券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林寰宇對此分析稱:家電板塊今年漲幅整體居行業前列,由年初的估值補漲行情,再到外資進入,再到近期因為整個房地產復蘇后,整個房地產產業鏈的估值修復,甚至行業性的一個上升,所以說從目前來看家電板塊的估值,恢復到歷史中位數水平偏下的一個水平。
他預測,整個二季度仍然向好,呈現基本面恢復的行情,“未來整個家電板塊的估值還會處于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
展望節能補貼成利好 有望帶來消費擴容
事實上,記者走訪家電企業發現,家電行業近幾年來一直在疲態中業績乏善可陳,2018年以來業績增長壓力進一步放大。不過,今年終于否極泰來,迎來了政策上的大利好,這一利好將有望在未來三年內拉動家電消費規模達7000億元。
春節前,發改委、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下稱“方案”),對于家電消費市場也給出了明確的方向,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隨后,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啟動新一輪為期三年的節能補貼新政,重慶蘇寧推出了3億元的“蘇寧家電換新。雙倍補貼”,本周,廣東國美也正式啟動了最高12%幅度的節能補貼,針對綠色節能、智能家電品類實施“以舊換新”消費補貼。這意味著,繼多年前推行家電補貼刺激政策之后,新一輪家電刺激消費新政啟動。
據發改委測算,該政策在全國推廣開來后,2019年至2021年期間,預計可以增加1.5億臺高效節能智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約7000億元,全生命周期節電約800億千瓦時。
廣東國美相關人士告訴記者,2009年至2012年期間消費者購買的家電產品已陸續進入汰換周期,“如果這輪汰換期能與新一輪家電補貼政策合拍,預計2019年國內家電市場將迎來一輪消費高潮。”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劉 莉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