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后廚是否干凈衛生備受消費者關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國餐飲行業明廚亮灶推廣要達到30%以上。自2014年有關部門積極推動以來,越來越多的餐廳積極打造明廚亮灶,還出現了視頻廚房、網絡廚房等新形式。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餐廳把明廚亮灶僅僅作為吸引顧客的商業噱頭,就餐高峰期有的攝像頭竟對著墻壁、走廊,有的在線監控實時視頻時間滯后、甚至無法播放。
前些年餐飲業的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爆發之時,專家建議采取“明廚亮灶”模式,打破廚房與顧客的隔閡感,將餐廳后廚敞開、曬在網絡上,公開展示給顧客,采取視頻直播的方式,交由廣大網友來監督,以倒逼餐廳重視衛生狀況,提高食品安全指數。從實踐來看,“明廚亮灶”確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讓顧客與餐廳有了更親密的接觸,對餐廳廚房一目了然,衛生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不過,從記者的調查情況看,部分餐廳的“明廚亮灶”形同虛設,并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在就餐高峰期無法正常使用。比如有的商家無法顯示后廚實時畫面,有的攝像頭對著墻壁、走廊,有的則根本未接入,消費者無法查看餐食加工過程。更有甚者,連地方監管部門打造的明廚亮灶微信公眾平臺,都沒有及時更新視頻數據,有些視頻是上個月的,還不能放出來,食品安全信息發布頻次降低,導致實時監管失去效力。
理論上而言,餐飲行業門店數量眾多,市場監管部門工作量巨大,推廣明廚亮灶之后,可以通過檢查視頻等方式來查看,也讓更多公眾參與監督。然而,如果“明廚亮灶”不能嚴格落地,而是淪為花架子的話,就失去了公眾監督的意義,亦令政策大打折扣??梢?,各地政府在推進“明廚亮灶”工作時,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覆蓋率,更應重視政策的執行力和持續性,加強日常監管力度,讓“明廚亮灶”真正發揮作用。
而且,現在各地都在推廣“明廚亮灶”,開發APP等方式打造網絡監管平臺,這本是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達到餐廳信息透明的效果。可是,在手機應用市場搜索“明廚亮灶”“陽光餐飲”等關鍵詞,搜索結果顯示類似軟件多達上百種,不可避免存在重復建設、平臺標準不一、無法兼容互通等問題,導致“明廚亮灶”處于地域割裂狀態,不利于監管信息在全國流通。
因此,應制定全國統一的“明廚亮灶”網絡監管平臺標準,建立全國統一的動態監管平臺,將各地分散的視頻系統鏈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監管體系,從而適應互聯網的無界特征,打破地域和時空隔閡,亦有利于加強全國連鎖餐飲企業的監管,推動“明廚亮灶”工程進一步深化和普及。(江德斌)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