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空調維修、加氟、清洗等為度夏做好準備的時候,但市民在網上搜索的維修電話可能“牛頭不對馬嘴”,原本是小問題也可能遇到“小病大醫”花費高價等情況,市民究竟如何規避這些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對于消費者有相關建議、提醒。
維修家電價格應公示
今(8)日,記者跟隨執法人員走訪了轄區部門家電售后門店。
上午9點30分,執法人員來到了楊家坪一家格力電器售后服務站點。執法人員介紹,通常情況廠家對于家電的質保期承諾會高于國家標準,如果超過時限,消費者支付的維修費用主要由更換的零配件價格和服務維修費用組成。在品牌售后站點,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售后站點為了自身盈利,把不知名零配件冒充品牌配件銷售。因此,除了工商執照、維修師傅的高空作業資質等基本材料,檢查零配件及進貨票據也是監管部門把控售后服務的重點。經檢查,該門店實行報單制度,及消費者家電出現問題后,由售后站點反饋給格力公司,由公司提供零配件進行更換,不存在“偷梁換柱”的情況。
此外,家電維修雖屬于市場自主定價,但物價部門要求,涉及售后服務等收費項目應進行公示,因此大多品牌商家均在門店、官網等公示有價格。因此,消費者在維修師傅上門時,可要求對方出示收費標準,并注意付錢后索票。
現場,該格力維修售后站點負責人周老板稱門店維修師傅收費嚴格實行重慶統一的格力公示價,有時甚至會低于公示價,并會向消費者開具票據。但他只向執法人員出具了內部的維修配件領用表和向維修單位開具的發票,無法體現零配件價格和維修價格,也無法和公示價格進行對照。執法人員表示,為保障消費合法權益,會對該門店加強監管并做進一步調查。
對老人收費應征得兒女同意
接下來,執法人員來到了位于動物園附近的一家家電維修站點,其維修品牌包括惠而浦、康佳、創維等多個品牌。老板周清介紹,一些家電維修師傅因為綜合素養不高,在和消費者溝通時可能存在一些誤會,矛盾激化后,最終變為消費投訴。因此,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該維修站制定了一系列上門維修服務的制度,確保消費者有更高的售后體驗。
“生活中可能存在這種情況,消費者因為家電出現問題,對于維修師傅也連帶產生懷疑,維修師傅認為消費者不信任自己,雙方發生矛盾。其實大可不必,家電不是維修師傅生產的,消費者針對的也是產品而不是維修師傅。想清楚了這個問題,大家其實不存在爭議的焦點。”執法人員介紹,這些上門服務制度,遵循維修師傅“多說幾句話”的原則,旨在讓雙方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讓消費者更好的維修體驗。
情況一:隨著電子門鎖普及,在維修師傅上門時,可能存在消費者告知其密碼的情況。就此,維修師傅在維修結束后,需主動告知消費者,讓對方更換密碼。
情況二:維修師傅基本都是男性,如遇女性消費者獨自在家,應主動告知:“門沒有關”或“門關上還是開著”,讓女性消費者更有安全感。
情況三:如遇家中只有老年人,除了跟老年人多聊幾句天,涉及收費時,應告知其兒女,避免事后產生爭議。
執法人員表示,以上情況對于維修師傅而言,是提高服務的一種方式;對于消費者而言,同樣可以更好的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市民在家電售后服務方面如果遇到相關問題,可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