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有不少新式的家電也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從掃地機器人到干洗合一的洗干一體機,這些新家電種類的存在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近日,關于上海垃圾分類的新聞在網上引起許多人的關注。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將更著重于全程分類體系建設、政策法規配套細化和執法力度的加強。據悉,自2月20日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以來,“垃圾分類”成為社會新時尚,是坊間民眾談論最多的熱門話題。其中,網上流傳最廣也最直接的就是“干濕垃圾分類”:豬能吃的就是濕垃圾,豬不能吃的就是干垃圾。
46座城市普及垃圾分類
家電網了解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召開發布會,介紹垃圾分類工作情況。按照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2年,各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根據發布會公開的信息,這46個城市分別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石家莊、邯鄲,太原,呼和浩特,沉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銅陵,福州、廈門,南昌、宜春,鄭州,濟南、泰安、青島,武漢、宜昌、長沙,廣州、深圳,南寧,海口,成都、廣元、德陽,貴陽,昆明,拉薩、日喀則,西安、咸陽,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市。
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產生超過4.9億噸垃圾,垃圾分類一直是各國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據家電網了解,在日本,政府為垃圾分類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體系,該體系由3個層次組成,包括一部基本法、兩部綜合性法律以及6部專項法。其中,專項法《容器包裝再生利用法》要求消費者對垃圾進行分類排放,市町村進行分類收集,企業則要進行再商品化。
而在美國,不同的州有不同的垃圾分類回收規定。不過對于美國居民而言,大部分的垃圾是由垃圾回收公司進行回收。在美國,幾乎有兩萬多家垃圾回收公司給不同的城市提供服務。這些服務并不是免費的,包括垃圾清運在內,居民需要每月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額的“衛生服務費”。其中,大型公寓樓每單元每月收取8.65美元,小型住宅居民樓則根據垃圾箱的大小來收費。另外,像舊家具、鋰電池等垃圾,居民需要自費將其送往相應的回收中心。
專家表示,中國推行垃圾分類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減少三分之二,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質,使得焚燒(或填埋)得以更好的無害化處理。
“新家電”助力構建新市場
伴隨垃圾分類的普及,一種新品類的家電也在中國市場流行起來。這一家電就是廚房垃圾處理器。
據家電網了解,廚房垃圾處理器最早誕生于1972年的美國。通過這種連接水槽和下水道,并且帶有鋒利研磨器的家電,美國家庭可以輕易地處理硬殼、骨頭、果皮等廚余垃圾:飯后,只需把廚余垃圾倒入水槽,垃圾處理器便可以將這些垃圾粉碎成粉末,然后沖入下水道。
垃圾處理器進入中國市場后,長時間以來一直處于產品導入期,大部分消費者并為對此有過多的關注。據業內人士稱,垃圾處理器在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現在的普及率已經超過70%,在中國家庭的普及率,目前只有0.5%。
不過,近年來政策的影響下,垃圾處理器也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重視。有機構統計稱,以2018年城鎮家庭戶數2.91億戶為基數,以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對珠海的研究建議產品滲透率20%為參考,中國廚余垃圾處理器的潛在存量空間有望超過5800萬臺。此前也有預測稱,2017-2020年中國廚余垃圾處理器銷售量合計將達到850萬臺,年均增速約為15%。
有行業人士告訴家電網,雖然垃圾處理器行業品牌持續猛增,但是垃圾處理器市場現狀卻存在研磨等級規范混亂,噪聲情況存在虛標的現象。目前上市的正規產品中,垃圾處理器最多可以實現四次研磨(或者說四重研磨),即錘、切、撕、磨。第一步搗錘研磨,第二步鋸齒細切,第三步邊角齒輪輔助撕扯,第四步底部齒輪再次研磨。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產品的研磨等級都為商家自行對消費者解釋,缺乏統一的標準。對此,家電網提醒消費者,在國家統一標準尚未出臺前,購買垃圾處理器時需要多家產品比對,審慎購買。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