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及家電展覽會(IFA)剛落幕,多家IFA展商就馬不停蹄來到廣州。9月19日,作為IFA展會的全球活動之一國際電子消費品及家電品牌展(CE China)正式開幕。
本屆CE China 圍繞著智能家居、自動駕駛、AR/VR技術、人工智能等主題展開,多位嘉賓對在5G時代電子產品該如何應對進行解讀。
“5G時代,手機是數據處理中心”
IDG旗下國際數據公司IDC全球副總裁馬伯遠表示,今年手機的增長可能會進一步走低,但是其預測2020年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會上升2個百分點。“增長來自于5G技術的推動,5G技術更多的商用會推動更多運營商圍繞5G商用做大量的嘗試,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制造廠商把自己的生產技術能力逐步提升,5G手機在這個手機市場上的占比會穩步提升。”
馬伯遠說,智能手機的增長最主要的原因是來自于中國的推動,接下來,隨著中國5G智能手機的生產和出貨增加,再加上整機的價格下降到3000元以下的話,“越來越多躍躍欲試的中國消費者也會購買5G手機。”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說,“現在5G非常熱。”5G會拉動很多產業,電子消費產品與數字經濟,通過數字孿生來把電子消費產品滲入到每一個人的手中。所以產品數字孿生體就是電子消費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價值鏈的數據中心。
譚建榮進一步解釋,5G時代的手機不是簡單的打電話,而是數字化的數據處理中心。“無論老總出差到哪,只要帶著手機就能夠指揮生產,因為手機上面有一個數字孿生,企業的產品、管理都在手機里,老總到哪帶著手機就可以了”。他補充說到,老板不僅可以把企業搬到手機上,老百姓也可以把家居,把家里面的環境搬到手機上,家里現在怎么樣,家里的燒飯、窗簾、油煙機、冰箱、電風扇運行的情況拷貝到手機上。“這就是下一代電子消費產品的主攻方向和它的發展趨勢,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手機做成消費品的主要承載工具,而數據信息、企業、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復制到手機上,形成一個數字化的工廠、數字化的家居、數字化的雙胞胎。”
南都記者獲悉三大運營商將在本月底正式發布5G套餐,屆時5G的正式商用或會掀起蝴蝶效應。
“智能家電成救市利器”
GfK專項事業部總經理張存說現在中國家電市場呈3%的下降趨勢,除了小家電之外整體市場走低,而智能家電是拯救市場的利器。
IDG亞洲副總裁朱東方的發言也驗證了這一點:從調研可以看到跟家庭娛樂相關的設備,會占據越來越多的發展空間,視頻、娛樂等智能設備會成為智能家居最有潛力的發展品類。而在5G時代,智能家居、智能家電制造商可以利用5G讓家居、家電更智能,這樣機遇會更加多元和龐大。其預測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在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819億元。
朱東方還說,智能音箱會是智能家居重要的觸發點和催化劑,而且智能手表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支持設備,能夠讓家庭各個智能家居設備進行協同、遠程操作,這是吸引消費者購買智能家居設備的重要因素。
此外,德國2HEX 創始人兼CEO Niklas Vesely還提到了中美兩國在人工智能市場上的差別,其表示中國很多家電廠商都出了智能版產品,比如智能電飯煲、冰箱,這都是在傳統基礎上推出智能硬件和設備。美國則是提供軟件解決方案,它更多著眼于服務,而不是硬件。“這是中美之間主要的差別”。
采寫:南都記者 孔學劭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