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電產品,在消費者眼中通常貼著“經久耐用”的標簽,通常只有在使用到產品徹底損壞無法再繼續使用時,才會換新。
部分消費者對這類產品,其實并沒有“使用壽命”的概念。家電“超期服役”,不僅能耗顯著提升,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2020年1月10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正式發布了《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標準,明確了主要家電產品的“壽命”,其中涵蓋冰箱&葡萄酒柜、空調、洗衣機&干衣機、吸油煙機、燃氣灶、電熱水器六大品類八個產品。
釘科技認為,這一標準的實施,會帶來三點影響:
其一,引導消費者換新,帶動市場。
根據標準的規定,制造商應對其設計的冰箱、空調、洗衣機、吸油煙機、燃氣灶的安全使用年限予以說明。
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購買大家電產品后,可以了解到該產品的安全使用年限,消費者在大家電的用戶使用年限到期后,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換新電器,換新消費或更好開展。
同時,標準的發布,也可以讓用戶對目前正在使用“超期服役”的電器有更充分了解,并根據情況進行換新,不僅保障使用的安全和體驗,客觀上也會帶動家電行業的發展。
其二,加速完善家電回收。
在了解到家電產品的安全使用年限后,部分消費者會選擇淘汰家中的“超期服役”家電,也將進而影響到家電回收市場。
汰舊換新潮,會刺激家電回收市場的發展,完善家電回收的流程以及監督,據了解,根據《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白皮書》,94%的廢舊電視機、冰箱、洗衣機都被小商販回收,89%的廢舊電腦被小商販回收,個體回收渠道占比相對較低的空調也達到了87%。
可以看到,個人回收占據了回收的主要渠道,《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的實施,可以促進回收渠道的規范化,建立更加完善的回收體系。
其三,促進售后服務提升。
盡管《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中提到的并非產品的質保年限,不會直接給生產者、經銷商等相關方的法律責任帶來改變,產品質保年限仍為企業對消費者做出的產品維修、更換、退貨等承諾。但當《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的實施,仍可間接的提高家電品牌的售后服務。
一方面,可以引導用戶對超限的電器進行換新,減少對售后付費維修的人員負擔。
另一方面,長時間使用的家電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品牌也有必要提醒消費者適時更換產品,可以通過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務來進行。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