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線上娛樂全面開花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今年的春節假期呈現了眾多的“不一樣”,其中消失了的線下“賀歲檔”電影無疑是大家茶余飯后最常談及的話題之一,而線下“賀歲檔”電影的缺席,也成為了今年春節假期線上“宅娛樂”開始的一個標志。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在今年春節假期期間,全網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從平日50億小時飆漲到超過60億小時,而視頻、游戲兩大領域占比也上漲至38%。
線上“宅娛樂”更豐富
“看聽讀”全面開花
作為每年春節假期最受關注的娛樂方式之一,“看一場賀歲檔電影”幾乎成為了近年來春節不可或缺的“必備動作”,但是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線下“賀歲檔”電影全面停擺,但是線下“賀歲檔”停擺的同時卻催生了線上“賀歲檔”的誕生,也開啟了今年春節假期線上“宅娛樂”的序幕。
據南方日報了解到,在1月23日春節檔7部影片全部宣布撤檔后,賀歲電影首次嘗試通過不同的在線渠道在線首播,數據顯示,線上賀歲檔電影上線三日總播放量超過6億,總觀看人次1.8億。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院線電影在線上開辟新玩法,可能會給中國電影行業探索更多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模式,而對于長視頻平臺而言,疫情帶來的線下電影播映渠道的新選擇,也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期間,在線視頻行業用戶規模較平日上漲17.4%,日人均使用時長超過1.5小時。
除了“看”以外,來自“聽”和“讀”的互聯網平臺,在今年春節假期也紛紛出招,來為疫情之下的網友提供更為豐富的線上“宅娛樂”選擇。
在數字音樂領域,酷狗音樂不僅上線了《近百位音樂人用歌聲為武漢加油!》原創專題歌單,把分散在平臺不同角落的抗疫歌曲集合到一起,幫助音樂人集體發聲,而且還在疫情期間為所有用戶開放了VIP版權無損音樂,讓每一位在家中的同胞都能在音樂世界中找到溫暖。此外,酷狗還上線了電臺專欄《新型肺炎必知點》,以電臺節目的形式,向大眾傳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知識,并對相關虛假內容進行辟謠,幫助大眾了解事實穩定情緒,并提升信息辨別和科學理性地應對疫情的能力。至于同樣受網民喜愛的“宅娛樂”選擇之一的“讀”方面,來自阿里旗下數字閱讀平臺書旗小說的數據則顯示,在整個春節期間最愛看書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其中看書高峰時段是每天的22-23時,可見大家在今年春節假期最喜歡在睡前進行閱讀充電。
據Analysys易觀今年2月發布的《2019中國數字用戶行為年度分析》顯示,2019年綜合視頻行業用戶規模繼續穩步增長(同比增長15%),其中短視頻綜合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行業用戶規模達到8.8億人,同比增長30.5%。而移動閱讀領域用戶規模達到3.3億人,同比增長28.7%,受2020年初的疫情影響的線上“宅娛樂”趨勢下,整體的文娛用戶量和增速有望進一步得到提升。
小程序唱“主角”
社交應用變身“多面手”
與以往春節假期外出拜年或旅游等方式不同,今年春節假期“宅”在家戰“疫”的人們只能依靠社交應用來向親朋好友表達新年的祝福,而除了作為溝通的工具外,社交應用在戰“疫”的需要下也搖身一變成為“多面手”,為戰“疫”提供全面的支持。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網民對移動社交依賴加強,更頻繁地通過社交APP拜年、關懷親友、獲取信息等,時長比上年增長了15%。
據了解,為了保證“停學不停課”的順利開展,全國300多個城市的60萬教師在阿里釘釘上就變身主播,通過釘釘直播為學生們上課。南方日報從釘釘和阿里云處了解到,為了保障網絡授課、視頻會議、群直播等在線業務的流暢,釘釘在阿里云投入海量的計算資源,僅視頻會議一個功能就擴容數萬臺云服務器。
除了保證復工開學順利外,社交應用在戰“疫”中還“照顧”著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據微信日前發布的《微信戰“疫”數據報告》就顯示,在這場戰“疫”中,蔬菜、水果、肉蛋、糧油和速食是微信用戶在到家小程序上購買最多的商品;政務、教育、醫療小程序成為人們“宅家”必備的好幫手;此外,還有很多政府部門和醫療機構在微信上提供服務。截至2月16日,提供口罩預約和購買的穗康小程序累計訪問量超6.4億,微信開放社區也上線了“共抗疫情·小程序服務專區”,提供了相關服務的服務商和開發者可以通過注冊開放社區的企業主頁發布相關服務,目前專區訪問量數萬次……
據記者觀察,對如今“宅”在家中的廣大市民而言,在微信上關心和了解疫情發展、用小程序訂購生鮮時蔬、在釘釘遠程辦公等,已經成了不少人在這場戰“疫”中的日常操作,社交應用也成為了不少人戰“疫”的一大助力。
家電
線上渠道深度拓展
疫情防控、宅居經濟下,家電市場也掀起了新的潮流。據悉,消費者對高溫蒸汽拖把產品關注度提升,源于國家衛健委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不耐高溫,56攝氏度30分鐘條件下冠狀病毒就能夠死亡,消毒柜、殺菌洗碗機、凈化器、蒸汽拖把等健康電器迅速走紅。
蒸汽拖把等健康電器走紅
奧維云網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家電市場影響報告》中指出,洗手機、除菌拖把、除菌洗碗機等新興健康電器獲得了較快發展。傳統除菌洗衣機、消毒柜、空氣凈化器在湖北部分地區基本處于脫銷狀態。
2月10日至16日的消毒柜銷售數據顯示,全國線上銷量同比增長高達91.49%,銷額增長達57.44%。
今年第四周和第五周,據奧維云網(AVC)線上監測顯示,凈化器線上市場周銷額同比增長29.1%、120.8%,市場持續穩定增長,從渠道反饋情況來看,線上平臺凈化器檢索量也在持續增加。從公開信息反饋來看,專門消毒殺菌及高質量的HEPA凈化器受到熱捧。
據奧維云網(AVC)線上監測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線上清潔品類中的蒸汽拖把2020年第一周到第五周累計銷量6.9萬臺、電動拖把3.4萬臺的規模,而從2019年監測數據來看,電動拖把的銷量要領先于蒸汽拖把,受疫情影響,2020年開年數周蒸汽拖把銷量大增。
線上銷售成為主力
“非典”時期,消費者購買家電大多依賴于線上市場,疫情對門店銷售造成不小的沖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為預防交叉傳染,消費者盡量閉門自居,線下超市、商場客流量銳減,甚至很多商場被迫停止經營,線下渠道銷售數據下滑嚴重。受上門安裝不便影響,線上安裝類家電銷售同樣受阻,只有除菌、消毒、空氣凈化類家電與疫情防御強相關品類得以幸免。
當前,購買渠道早已多元化,電商體系日益成熟,在這次疫情中發揮了自身優勢,滿足了消費者在特殊時期的購買需求。除了個人防護和生活用品,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上都根據購買需求,新增了健康家電的購買專場。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戰“疫”期間,線上渠道受疫情影響波動較小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同時我們看到,線下銷售也在轉型,轉型過程中更多的是依賴品牌自營的線上渠道如微信、直播、自有APP等,這也會變相加速品牌自有線上渠道的拓展。
“大消毒”市場由此開啟
對于疫情影響下的家電市場,奧維云網總裁郭梅德認為,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帶有健康、殺菌、消毒、凈化功能的家電品類會迎來新一輪增長,比如消毒柜、殺菌洗碗機、凈化器、蒸汽拖把等,市場規模會進一步放大。而一些物流配送和安裝服務要求比較高的家電品類短期內受到影響,規模會有一定程度的壓縮。
在技術研發方向上,業內人士認為,經過2018、2019兩年的發展,健康電器領域初步達成了以除甲醛為主的行業發展趨勢,但今年在戰“疫”和宅經濟的持續影響下,殺菌消毒類產品將成為新熱點。從目前產品的結構來看,主打殺菌消毒的產品相對較少,除了部分專業企業HEPA濾網過濾等級較高外,以紅外線、臭氧等方式殺菌產品因市場發展目前占比相對較少,相關功能的技術研發可能會加強。
而在產品結構上,業內則普遍預測,按照家電各個品類所處的不同市場周期的規律來看,健康電器、嵌入式家電等新興品類正處于發展期,市場以新增需求為主。受疫情對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強化影響,健康類家電、免安裝家電的普及速度會進一步加快。除傳統的消毒柜品類外,新興品類如洗碗機、蒸汽拖把、洗手機都迎來快速發展。同時出現很多新的消毒場景例如衣物消毒、廚具消毒等,未來中國“大消毒”市場由此開啟。
這意味著,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在鞏固傳統成熟品類的基礎上,可以加大對新興的健康類、品質改善類家電的布局和結構調整。可以預見,今后傳統的冰洗空彩將主要以存量市場的換新需求為主導,而廚衛小家電產品的結構會進一步分化,品質改善類的市場空間更大,對于健康類家電來說,將會迎來結構調整的市場紅利期,市場普及速度會進一步加快。
手機
線上發布會將成主流
“這是一個在特殊的時間,特殊的發布會。”上周,小米舉辦了品牌歷史上第一場,也是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的首場“線上發布會”。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直播過程中,小米CEO雷軍化身“帶貨主播”,為自家的小米10系列旗艦手機及其他智能硬件新品代言。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疑是一場災難,但它的暴發卻間接催熱了“宅經濟”,也給“線上發布會”帶來了意外的發展契機。據淘寶直播統計,本月12日平臺推出“云發布會”功能后,不到一周時間已有數十家企業表達了合作意向,直播日程已排到3月31日。
線下發布會短時間內難取代
事實上,作為互聯網技術和高清視頻行業充分融合的產物,“線上直播”早已被各大電商平臺上的主播玩轉,被廣大用戶所熟知。不過,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渠道卻鮮少被企業采納,并作為產品發布會的主要形式。“挑戰比想象中大很多,”雷軍在經歷了首個品牌“在線發布會”后直言,“這確實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業內人士指出,企業召開線上發布會所要面臨的頭個挑戰在于“流量轉化率”。從營銷的角度出發,傳統的線下發布會是典型的“事件營銷”。借助這一形式,品牌可以最大程度地引發外界對發布會內容的關注,從而將關注度轉化為實際的銷售表現。在2016年時,魅族曾以接近每月一次的頻率召開手機線下發布會,為的就是讓大眾用戶形成產品記憶,強化對品牌的認知,繼而直接轉化為購買行為。據統計,該年度魅族累計收獲了2200萬臺的手機年銷量突破,同比增長10%左右。
另一個難點在于“缺乏互動”。“第一,現場沒有互動,對主講人要求很高。講得不精彩,觀眾可能一會兒就不看了。第二,沒辦法跟媒體和用戶交流產品體驗,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雷軍表示。發現,針對內容復雜度較大、依賴現場體驗(比如車展、電子產品展等)等的活動,線下發布會仍是舉辦方的主流選擇。這也是為什么“直播帶貨”早已火出天際,但許多企業每年還是要斥巨資舉辦線下活動的原因。
不過,線上發布會的發展前景依然可期。據統計,2月以來部分直播平臺接收到的企業“云發布會”需求訂單比上月增加數倍。目前,受疫情影響,包括小米、華為、OPPO、realme、紅魔、黑鯊等手機廠商,以及上汽大通、長城汽車等車企先后宣布將調整新品發布會至線上。有學者分析,未來“云發布會”模式或將成為各行各業商家的首選項。
線上發布會有望成為“新常態”
事實上,“云發布會”并未今年才有,早在2012年谷歌就曾率先嘗試這一形式。近年來,蘋果亦屢屢召開線上發布會,對包括iPadmini5、iPadAir3、AirPodsPro等在內的硬件產品,以及服務類、軟件類產品進行推廣;國內方面,Redmi等手機品牌曾為非旗艦新品等召開過規模較小的線上發布會。隨后的營收數據也證明,線上宣傳的效果并不遜色于線下。
比如,雷軍于13日召開的小米10手機直播發布會,就受到了數百萬網友的關注。產品一經上架,1分鐘內全平臺銷售額就突破了2億元。
分析指出,與傳統的線下發布會相比,“云發布會”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人群大量聚集所帶來的風險,還可以充分節省商家在場地、人力等方面付出的成本。據了解,一場線上發布會的成本平均僅為線下的三分之一,準備時間也可由3個月縮短至1周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對已具備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召開線上還是線下發布會的區別并不明顯。相反,前者為品牌省下的數以百萬,甚至千萬計的預算,還能幫助品牌提升服務質量及研發實力等,進而為自身帶來更多的正面影響,實現良性循環。
不過,對于大眾消費者來說,發布會的形式其實對他們的購買行為不會造成直接影響,最終決定他們是否“掏腰包”的還是產品品質、綜合性價比,以及他們是否對品牌本身足夠信任。這些之中,前者可以經由線下探店、網絡搜索等方式實現,后者則需要品牌長期努力打造及維護。
企業全面開啟數字化新征程
口罩告急!面對醫療防護物資嚴重短缺的局面,廣汽集團、比亞迪、富士康等廣東先進制造企業相繼轉產口罩——它們都屬于先進大型制造企業,也是數字化轉型走在前頭的標桿企業。
疫情防控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競賽,也是一場數字化能力建設的大考,以企業數字化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戰疫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讓不少行業開始反思企業數字化程度。
倒逼企業加快數字化步伐
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數以千萬計的網友通過5G直播平臺做起了“云監工”,背后的“硬核”科技遠不止于此,例如華為提供的5G智能車,支持語音操控和遠程調理,用來運送病人或物品。此外,工程師在5天時間內遠程完成了500多臺電腦的系統安裝、設備驅動安裝等,并在以后實現遠程維護等服務,這都有助于避免接觸熏染的風險。
在此次疫情期間,影響比較大的包括交通運輸、餐飲、酒店、旅游等傳統線下服務業,與此同時,以線上服務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卻迎來了意想不到的需求。
疫情期間,包括在線醫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新的業態升溫,如阿里釘釘、企業微信、金蝶云之家、華為云Welink以及三大運營商的視頻會議等推出協同辦公解決方案,海量用戶的涌入,導致部分應用軟件一度“癱瘓”;電梯無觸碰感知、員工體溫異常篩查和云開發等解決方案和服務也紛紛推出,緩解企業復產復工壓力。
因為物理空間的阻隔,不少行業開始反思企業數字化程度。在線辦公不僅僅解決遠程協同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以此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甚至能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
“這一波疫情,對企業數字化發展的確帶來了新的機遇。”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告訴南方日報記者,2012年至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2萬億元增加到31.3萬億元,占GDP比重從20.8%擴大到34.8%,總量居世界第二,在這次疫情到來之前,我國在經濟數字化和產業數字化領域的投資已經呈現了穩步增長的態勢,“這次疫情雖然對實體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也進一步倒逼了企業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步伐”。
中小企業應及時向數字化“轉身”
疫情危機也深刻顯示出我國在產業鏈協同、社會治理等方面信息化數字化支撐不足。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2月9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20條措施助力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包括積極推行網上辦公、視頻會議、遠程協作和數字化管理,以此為基礎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支持產業集群內中小企業以網絡化協作彌補單個企業資源和能力不足,通過協同制造平臺整合分散的制造能力,實現技術、產能與訂單共享。
隨著復工潮的到來,助力中小企業保障生產成為了戰“疫”新的艱苦任務,來自各大互聯網企業也成為了助力中小企業復產的重要支撐力量。為有效加快企業復工復產,不少互聯網企業也正在持續增加對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的幫扶力度。
阿里巴巴推出的六大舉措旨在支持和鼓勵全國特別是湖北等疫情較重地區的中小企業發展,包括減免平臺商家經營費用、提供數字化服務、支持遠程辦公等,來幫助商家應對暫時的困難,打贏疫情中的經濟仗。
此外,抖音、飛書、巨量引擎等產品就聯合啟動了“中小企業護航計劃”,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認證、免費課程、運營扶持、生意轉化、遠程協作等服務。在騰訊云方面,同樣推出了針對中小企業戰“疫”幫扶計劃,免費為超過1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海量云資源和協同辦公產品。
加速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能使中小企業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賦能下提升經營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還能讓中小企業緊跟互聯網時代大勢,不斷將自己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推陳出新,為中小企業注入動力。在疫情過后,中小企業轉身數字化將迎來一波浪潮。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