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消息,近期,飛利浦官方宣布擬轉讓包括飲品電器、廚房電器、熨燙和清潔電器以及空氣處理電器等在內的家電業務,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售的家電業務中并未包含剃須刀、電動牙刷等明星產品線。
而根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飛利浦已經選擇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來負責出售其家電業務的交易,價格可能超過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9億元),出售事宜定于2020年中左右開始。
全球家電領域,提起飛利浦的名號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論是荷蘭皇家的品牌加持,亦或是百年老店的技術積累,這都奠定了飛利浦的江湖地位,這也不禁讓人好奇,這么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怎的淪落到出賣家電業務的地步,難道家電業務真的讓飛利浦看不到希望了嗎?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飛利浦家電業務2015-2019財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億、24億、23億、22億、23 億歐元;另外,過年的2019年,飛利浦家電業務在飛利浦的整個營業收入中比重達到了11.8%。一個明顯的事實,家電業務不溫不火,收入規模更是表現溫吞,想來這也是讓飛利浦感到了失望。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家電產業已從技術競爭的高地,轉為成熟的通用大宗商品,產品附加值也越來越低,行業利潤也越來越薄,國際品牌在家電領域競爭中不占優勢,很難為自身賺取更多的利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飛利浦之所以如此堅持剝離家電業務,更多還與其戰略重心轉型醫療健康產業有關。 飛利浦 CEO Frans van Houten 對外指出,家用電器業務近年來表現顯著改善,但和飛利浦作為健康科技領導者的戰略不匹配,因此考慮為這塊業務尋找一個好的歸宿。”
顯然在飛利浦看來,百年老店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這都離不開每一次戰略轉型的取舍,繼2011年將在華電視業務出讓給冠捷科技有限公司后,現如今的飛利浦選擇繼續出售家電業務,保留剃須刀、電動牙刷等明星產品線的同時,將戰略中線轉移至醫療保健領域。而根據飛利浦2019年財報相關數據顯示,飛利浦醫療保健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比重達到了驚人的66%。
需要指出的是,面對飛利浦拋出的“這個橄欖枝”,坊間很快就傳出了緋聞對象,有國內媒體報道消息稱,國內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或有意接手。但稍顯遺憾的是,對這一傳聞,也有相關媒體向美的集團進行核實,美的集團董秘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則回應稱“不清楚”。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