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直播公益課復課 帶鄉村孩子“打卡”絲綢之路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五一”假期過后,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黑龍灘鎮楊柳小學非畢業年級的學生們正式開學復課。5月12日,重新回到學校的楊柳小學五年級1班的曾以川,和湖南、安徽、廣西、四川、河南、甘肅、陜西、云南、江西、山西等十多個省份的50多所鄉村學校的孩子們一起,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走”出課堂、“走”出鄉村,在“帶鄉村孩子打卡絲綢之路”直播公益課的帶領下, 通過一件件“絲綢之路”主題的文物,領略古代東西方文化和商貿交流背后中華文明的多元和包容。
橫跨歐亞的陸地絲綢之路和連接亞非的海上絲綢之路,綿亙幾萬里,延續數千年,積淀形成了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絲路精神,即“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作為“帶鄉村孩子打卡絲綢之路”直播公益課第一課的講師,首都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劉丞從明代的“胡人獻寶像”切入,在講解中考慮了直播互動的特點,從吸引孩子們興趣的角度,加入了很多有趣的傳說,圍繞“青泥珠”“水珠”等神秘的寶物故事,輕松講解出“絲綢之路”所蘊含的開放包容和公平貿易等精神。直播間另一頭的鄉村孩子們,也通過這些形態各異的“胡人”形象,在了解這些文物的特點和歷史背景知識的同時,也感受了古代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激發了他們延續絲路輝煌的文化自豪感。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