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龍灣產業園區招商再次迎來好消息。11月9-10日,佛山三龍灣南海片區兩個產業園區——國際創智園、潤慧科技園分別舉行重點產業項目進駐儀式,36個重點產業項目紛紛進駐片區,計劃總投資超過20億元。
產業園區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對于寸土寸金的三龍灣南海片區而言,產業園區的發展不僅破解了土地要素制約,提高畝均產出效率,解決發展空間不足問題;更是為科創產業的集聚提供了載體,推動三龍灣南海片區成為南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內極具活力與創新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善作“繡花功”
產業園區更聚能
10日,國際創智園迎來了淇特集團、中車時代電氣、納新控股等多個智慧、金融產業進駐,產業涵蓋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先進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行業領域,科創產業帶動力和聚合力顯著加強,創新生態和產業氛圍持續提升。
據了解,國際創智園是最早一批進入三龍灣南海片區三山片區落戶發展的產業園區,也是其中體量規模最大的項目。它是華南新加坡城的核心項目,也是大灣區首個以新加坡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經驗打造的低碳智慧產業生態圈,總建筑面積高達約90萬方,集產業、商務、現代化辦公、休閑娛樂、生態園林于一體,構筑一個完整的產業集群生態系統,助力企業在轉型升級浪潮中實現創新加速發展,邁向國際化。
“創智園之所以受到這些企業的青睞,其實與三龍灣南海片區的區位優勢和城市配套分不開。”華南新加坡城國際創智園項目代表、營銷總監陳韋言表示,目前很多科創企業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企業需要辦公場所、研發中心、會展中心等功能豐富的園區載體,也需要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完善的城市配套。
近兩年,隨著歡聚、虎牙、富士康工業富聯、移遠、宏旺、利泰陸續落戶,一大批龍頭企業總部、灣區總部、研發中心等優質項目紛紛來到三龍灣南海片區。產業氛圍迅速升溫的背后,是三龍灣南海片區不斷優化城市配套“繡花功”的決心。
“今年,番海大橋通車了、南海新交通首通段通車,佛山地鐵2號線年底也要通車,這里成了比廣州更廣州的地方。”三龍灣南海片區建設局副局長梁桂雄在發言中介紹,除此之外,三山森林公園一期、文翰湖公園二期、高鐵公園、南番順地理文化園等一批大大小小的公園建成開放,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三鳴臺、麒龍塔、火車頭(鐵路文化廣場)、橋下跑道等等網紅景點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親子家庭過來休閑運動、打卡放松,三龍灣南海片區人氣越來越旺。
正是因為有這樣強大的基礎支持,佛山南海潤慧科技園自6月30日項目摘牌以來,僅僅4個月的時間,意向落戶園區的企業項目已有9個,意向進駐空間占可售比例已經超過六成,包括文科電子、奧翼電子、青島希恩和等一批科創新銳企業紛紛確定合作意向,掀起新一輪產業招商熱潮。
兩年培育科創“基因”
發展進入黃金期
過去兩年多,三龍灣南海片區堅持“廣佛科技城·灣區第一站”的發展定位,立足“科創為本、項目為王”,將科技創新的“基因”深深地銘刻在發展藍圖上,更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績單:
累計引進重點招商項目20多個,計劃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其中各類500強、百強企業項目已達7個;累計出讓土地項目12個,成交額超過240億元,其中產業項目8個。
2021年以來,三龍灣南海片區緊扣數字經濟和先進制造兩大方向,大力引進數字經濟“雙子星”之一的歡聚集團產業互聯總部,中國企業500強、新材料領軍企業宏旺集團總部,“工業上樓”示范園區潤慧科技園等重磅項目,總投資超過50億元,未來將為南海累計貢獻超1300億元的營業收入和超過34億元的稅收,并吸引全球約8000名高素質技術人才,帶動超過30家上下游企業在片區集聚,為打造數字經濟和總部經濟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包括國際創智園、潤慧科技園、宜安科創園在內的11個各類產業載體也迎來了爆發期,成為了除土地資源以外,三龍灣南海片區吸納創新資源、承載產業項目的重要平臺和抓手。
兩年來,累計落戶載體的重點招商項目超過10個,面積超7萬方。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澳門資本匯灃實業投資建設的YGA科技產業中心,從項目竣工到近9萬方的空間全部租出,僅僅用了16個月的時間,還落戶了省重點科研平臺季華實驗室的產業基地,吸引氮化硅技術、超滑工程中心、智能工業機械人等多個高端團隊項目入駐。此外,宜安科創園自今年2月正式動工以來,僅僅4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實現去化率高達七成的驚人成績,大部分還是來自深圳、廣州的優質產業資源,去化速度甚至還遠超許多住宅項目。
接下來,三龍灣南海片區還將通過三龍灣南海創新俱樂部,推動形成“創新朋友圈”,為佛山與深圳等粵港澳大灣區主要重點城市科創平臺、企業家、高端人才交流互動、促進合作發展提供平臺,實現三龍灣南海片區與深圳為代表的大灣區城市創新產業深度融合。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