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晚,百助網絡因涉嫌捆綁下載,上了2022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名單。
央視報道中直指軟件下載平臺存陷阱,其背后“出品方”就是百助網絡。隨后,百助網絡官方微博刪除了所有微博內容。有消息稱,馬鞍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執法人員也已連夜前往涉事企業進行檢查。
侵犯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PC6、桔梗下載站、騰牛網等網站捆綁下載行為,這些平臺背后均出現了一家公司——百助網絡。其研發的下載器內的軟件安裝包暗藏多個捆綁陷阱,甚至采用“換包”戰術對軟件進行替換。
百助網絡官網顯示,其在分發領域與超200家網站合作,每日觸達用戶2000萬,推薦各類互聯網產品300萬次。
百助網絡的主營業務為云下載器及軟件/APP分發。對于云下載器的描述,公司稱通過下載器,聯通上下游,形成商業閉環。
“此類軟件實際就是我們所說的‘流氓’下載器,本質上是一種變相的木馬,相對傳統的3721在軟件包內捆綁下載的機制,能夠下載更多的非法軟件,下載捆綁軟件的過程中還往往會存在大量病毒,提供相關業務是一種違法行為。市面上還有多家像百助網路一樣的軟件公司,百助網路相對規模較大,但其中技術含量并不高。”通信工程師袁博表示。
他認為,平臺方對應用軟件缺乏安全過濾和監管,讓“流氓”軟件捆綁下載現象近年來越發泛濫。“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大量的付費利潤流向了內容供應商,傳統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商業模式無以為繼,因此它們不得不采用捆綁大量第三方軟件的方式提供軟件下載服務,進而增加安裝數量獲取巨額利潤。”
百助網絡一位經理也表示,其年營收超12億元。不過遭曝光后,百助網絡合作方中關村在線宣布已停止與其合作。
據悉,工信部2012年下達的《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明確,不得以欺騙、誤導或者強迫用戶下載、安裝、運行、升級、卸載軟件。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委員會特聘委員楊兆全表示,百助網絡捆綁下載行為,侵犯了網絡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對于這種違法行為,消費者可以向工信部和市場監管機關投訴。對以侵權手段作為業務模式的企業,監管部門要主動作為,依法嚴厲打擊。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也在持續整頓行業亂象,但在法規上還需進一步細化,并加大執法和處罰力度。”袁博認為。
籌劃上市未果
早在7年前百助網絡創始人程磊就萌生過上市的想法。根據安徽當地一家媒體報道,2015年6月份,百助網絡代表對新三板和上市融資向投行及相關機構專家進行了全面了解。彼時程磊表示,公司是一家從事互聯網流量推廣業務的科技企業,當年的銷售收入有望達到5000萬元。他們正在積極謀劃企業上市之路,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的后勁。
楊兆全認為:“2015年時,新三板掛牌,要求企業成立時間2年以上,門檻較低。因此從時間上來說,公司在新三板掛牌是符合條件的。但該公司以捆綁下載等侵犯消費者權益作為主要業務類型,本身具有很大的法律風險。因此,無論其暫時的盈利能力如何,都不符合上市基本條件。”
據公開報道,百助網絡是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信部高質量發展高層次咨詢專家項立剛認為:“百助網絡的相關下載器等業務主要是基于傳統互聯網服務提供的軟件下載,這個技術和行業本身已非常成熟,并不具備較高的技術突破,而專精特新企業申報要求企業在某個領域有特點和創造性,目前看其創新性較為一般。”
“百助網絡業務被歸為互聯網行業,從行業上屬于高新技術板塊,但是如果達不到一定的創新性要求,是不能獲得高技術企業資質的。從目前公開信息掌握情況來看,該公司業務不具備高科技成分,還不能達到專精特新的標準,也難以支撐起技術創新示范、專精特新企業等多個身份。”楊兆全認為。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