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曝光了翡翠直播帶貨亂象,也揭露了一些所謂的“工廠直銷”。業內人士表示,應加強監管,規范直播帶貨。不過,消費者一直有購買高性價比優質商品的需求。因此,在打擊套路直播的同時,也要幫助消費者買到真正的“工廠直銷”商品。(據3月22日《工人日報》報道)
在媒體曝光中,翡翠帶貨直播間的主播們編造身份,號稱“家有珠寶工廠”,或以“源頭工廠拿貨”“某翡翠工廠放漏”等為賣點,營造“大甩賣”的氛圍吸引顧客。近年來,隨著直播帶貨興起,類似套路不僅出現在翡翠玉器行業,還出現在酒水飲料、服裝鞋帽、零食、家電等行業,不僅打著“工廠直銷”的名義,還有主播直接以“工廠主”身份進行銷售,忽悠粉絲下單。
這種套路為何盛行?消費者一直有購買高性價比優質商品的需求,而真正的“工廠直銷”省掉了倉儲、物流、經銷商等多個環節,也可省去廣告費用,廠家還可掌握產品的最終定價權,消費者因此可以獲得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包括避免遭遇“李鬼”。正因為如此,大多數消費者對“工廠直銷”有一種潛意識上的認可。
“工廠直銷”吸引力很大,備受消費者青睞,直播帶貨主播也熱衷于編造“工廠直銷”身份,以顯示自己推銷的產品沒有層層加價,甚至只是為了清理庫存積壓或者是拿出多少多少貨物“血虧讓利”,回報消費者。殊不知,所謂的“高貨低賣的虧本買賣”,可能只是一個個欺騙消費者的“坑”。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毒W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也規定,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從事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不得發布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主播虛構“工廠直銷”身份無疑違反了這些規定,涉嫌誤導甚至是欺詐消費者。
為維護消費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也為了保障真正的“工廠直銷”模式不被拖累,有關部門該對直播間形形色色的“工廠直銷”打打假了,加強常態監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并列入黑名單,使之付出失去收益、誠信的雙重代價。
電商平臺更要加大清理力度,對平臺內的“工廠直銷”仔細甄別,查看營業執照或者“工廠直銷”授權委托書,沒有相關證照或授權委托書的,不允許用“工廠直銷”“庫存清理”等噱頭誘騙消費者,將屢教不改者列入黑名單,直接封禁。同時,要吸引一些真正高質量的“工廠直銷”加入到直播帶貨中,以良幣驅逐劣幣,讓整個行業更加規范,消費者的權益才會更有保障。
當然,消費者也要謹慎對待“工廠直銷”,一旦遭遇此類騙局,權益受到損害,應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或消協組織投訴,或申請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