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喜馬拉雅自制的音頻對話類節目《無用學研究所》正式上線。Z世代“發言官”、知名辯手席瑞擔當“無用學研究所所長”,通過一句“無用之用,有時更有用”為《無用學研究所》拉開了帷幕,開啟與百位學者大咖的觀點交鋒,在唇槍舌戰中與廣大年輕聽眾一起碰撞新知。
《無用學研究所》名為“無用”,其實卻是一檔有趣又有料的節目。節目邀請不同背景、年齡層和想法觀點各異的嘉賓,讓“后浪”與“前浪”產生對話和碰撞,在碰撞中迸發出新的觀點,為年輕人帶來關于社會、成長、文化、個性等不同角度的新知和啟迪。
主播和“所長”席瑞是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碩士、《奇葩說》第七季四強辯手。在節目中,他將與100余位大咖嘉賓一起對每期主題進行討論,包括梁文道、許知遠、劉擎、史航、止庵等。
這是一檔年度周更欄⽬,每個⽉更新4期主題,每周⼀個主題,其中3期為⽇常場次,1期為⼤咖彩蛋場。在日常場次中,由兩位學科背景不同的嘉賓,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對同⼀個話題進行不同角度的探討和拆解。大咖彩蛋場則每期邀請邀請1-2位⼤咖嘉賓圍繞話題進⾏深度對談。每期節目的結尾,嘉賓們還將分享一段3-5分鐘的短音頻作為“加餐”,從自身擅長的領域或感興趣的角度對主題或觀點進行擴展分享。
目前,《無用學研究所》已經更新了三個“主題”,內容有趣又有料。第一期“從YYDS到表情包: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了?”,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董晨宇、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院講師李浩然,洞察了我們日常使用表情包的深層次原因,以及土味表情包、中老年表情包背后的哲學思想,可謂顛覆了對表情包的認知。
第二期主題緊跟時事熱點,在睡眠日之際,嘉賓們以冬奧冠軍谷愛凌每天睡足10個小時的話題為切入點,和正安康健創始人及《梁品》出品人梁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李曉諭開展了一場關于睡眠的探討。從年輕人“熬夜”問題,聊到潛藏在中國人DNA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工業革命后人們對于工作的狂熱追求,再談到互聯網時代下,職業多元化對于作息的改變。同時,嘉賓不僅向聽眾分享了睡眠技巧、中西醫不同的睡眠體系,還提出了睡前絕對不能做的事情。
第三期主題“老北京、老上海:我們為什么對“老”如此癡迷?”充滿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期節目請來著名編劇史航和作家、學者止庵,兩位文人從文學的角度出發,對于人們為何懷念過去的生活進行了藝術化的闡釋,在京派文學與海派文學的爭鋒中,探討一座城市的變化究竟是美的喪失,還是一種文明的進步。而第三期的“加餐”中,席瑞通過分享民國才女陸小曼的故事,分析了大家對民國女性的生平經歷充滿興趣的原因,剖析亂世之下人們對于歷史和歷史投射到的每個個體所產生的“浪漫化想象”。
《無用學研究所》的精彩內容仍然在持續更新中,并且快速沖進喜馬拉雅“新品榜”榜單前列。在《無用學研究所》中,沒有所謂的成功學、沒有各式各樣的“毒雞湯”、反對未加思索、全盤接受的生活狀態,大咖們用專業視角“吃瓜”,看復雜社會現象背后的真相、治愈當下的迷茫、重新反思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
據了解,《無用學研究所》的制作團隊一直致⼒于喜馬拉雅“平臺頭部大師+精品課內容”的深度開發,曾成功打造出《余秋雨·中國文化必修課》、《<紅樓夢>全本有聲劇》、《易中天說禪》、《王德峰的中西思想必修課》等眾多喜馬拉雅頭部精品爆款節⽬。后續《無用學研究所》還將邀請更多各個領域的名人大咖參與對話,同時喜馬拉雅也將繼續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有趣又有料的優質內容,為廣大聽眾提供高品質的精神食糧。(圖為喜馬拉雅提供,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