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VTT)發布了一份《食品包裝回收:現狀和展望(Recycling Food Packaging)》的報告,概述了歐洲和美國的回收現狀,以及影響回收率的社會和技術因素。報告還介紹了新近的食品包裝回收技術創新,并重點解析那些未來五年內有望商業化的解決方案。
據悉,該研究報告受全球可持續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 Huhtamaki普樂集團的委托,旨在建立食品包裝回收再生系統,為來自行業、社會和政府的利益相關方的通力合作提供參考。VTT 團隊研究了當前和近期將會使用的塑料和纖維包裝回收系統,發現品牌商、回收分類技術開發商和廢棄物管理公司之間的合作是開發回收解決方案的基礎。這種合作對于新回收技術的未來投資至關重要;它連接了循環利用原材料的提供方和再生材料的使用方。
雖然在過去幾年中,在食品包裝的生態設計和回收技術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包裝的回收率,特別是塑料和復合包裝的回收率仍然相對較低。例如,在美國,食品和餐飲塑料包裝回收利用率約為14%。報告發現,擴大包裝回收利用規模的主要障礙不僅是當地的再生利用能力,還取決于收集和分類等基礎設施條件,而這些條件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還很不成熟。即使很多城市政府要求民眾在源頭進行垃圾分類,但錯誤分類和嚴重污染也使得收集來的包裝廢棄物無法被再生處理,只能從再生過程中被剔除并填埋或焚燒。提高實際回收率,是整個歐盟面臨的挑戰。
與此同時,可回收設計也被包裝制造商重點提上日程。目標是設計的包裝能被消費者清楚地識別和收集,能被再生工廠分揀到相應的可回收物類別,并通過最先進的回收技術被再生。例如,數字水印正快速發展,并在丹麥哥本哈根的一個材料回收項目中進入示范階段。覆蓋在消費品包裝表面的水印包含了多種信息,如包裝類型、材料和用途。在分揀線上使用高分辨率攝像機掃描,便可解碼數字水印。
對于可回收性,多層多種材料的復合包裝帶來了特殊的挑戰,因為這些層次難以分離。規模化的物理回收方法對多層材料幾乎束手無策。化學回收是將塑料廢棄物轉化為化學原材料,被視為解決多層塑料包裝的一種有效方案。預計未來3-4年內,美國、歐洲和東亞的化學回收產能將顯著提高。在歐洲,一些化學回收廠已經作為試點或小型商業工廠啟動并運行。
Huhtamaki 普樂集團認為,僅生產可回收產品是不夠的;他們需要被回收。這需要創新和合作來建立食品包裝回收再生系統,從而實現低碳循環經濟。另外,Huhtamaki 普樂集團制定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戰略,包括承諾將100%產品設計為可回收、可降解或可重復使用。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