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醫師報》、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共同發起并邀請專家評選的2021年度“中國眼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團隊與醫療AI領軍企業鷹瞳科技(Airdoc)聯合開展的“全球首個眼科多病種人工智能真實世界研究”等10個項目入選十大診療新技術。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發布2021年度“中國眼科學十大進展”
據悉,2021年度“中國眼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的主要目的是推動我國眼科學創新性發展,展示和宣傳眼科領域的重大科研成果。推薦項目應具備的條件包括:2021年完成研發并公開;在國內完成或以國內工作為主;具有創新性和重大科學、應用價值,在國內外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醫師報》發表了“十大進展”的詳細內容。對于中山眼科中心與鷹瞳科技聯合創新的視網膜AI多病種識別技術,其評述道:“(雙方)首次在大規模真實世界研究中驗證了人工智能軟件的準確率,打通了從臨床問題發現、智能篩診模型的研發到臨床應用的全鏈條協作模式,為眼科臨床應用的普及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度“中國眼科學十大進展”于《醫師報》詳細發表
公開資料顯示,鷹瞳科技是全球視網膜影像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和先行者,其已與多家知名高校及醫院建立研發合作關系,以進行科學研究,截至目前,鷹瞳科技已在《柳葉刀》系列、《英國眼科學雜志》及《英國皮膚病學雜志》等權威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以及MICCAI等一些頗具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學術會議上發表了近40篇論文。
此次與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團隊合作的研究成果,于2021年7月正式發表于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數字健康》(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雜志(SCI影響因子24.519)。研究成果證實,AI視網膜多病種輔助診斷系統不僅可以準確識別多種常見眼底異常,適用于不同醫療場景、不同種族、不同眼底照相儀器的臨床真實世界環境,且準備率媲美眼底專科醫生。在雜志同期發表的專題評述中,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影像診斷中心主任Amitha Domalpally指出,該研究“標志著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邁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