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地跑”,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是一個什么行業。但如果說重型卡車,很多人恍然大悟:“哦,開大卡的啊?!?/p>
司機駕駛著新生產的商品車從各個主機廠、改裝廠出發,通過公路運輸的方式將新車送往經銷商處,展示、售賣。作為承接商品車運輸職能的另一種“代駕”司機,他們有個統一的標簽:“地跑司機”。
地跑1.0 市場激發下的野蠻生長
作為物流運輸最大組成部分的公路貨運市場,2020年中國公路貨運市場容量超6萬億元,并承擔了接近80%的貨運量。
近十年,國內重卡市場的競爭,一直處于白熱化的狀態。根據羅蘭貝格發布的《2019年中國重卡發展趨勢報告》顯示:中國市場自2008年后成為全球最大重卡市場,銷量占比在2010年最高峰時期達57%。
重卡高銷量的背后,是各主機廠發運需求的激增。誰來承運新出廠的商品車,成為擺在各主機廠面前亟需解決的難題。當時,手里攥有大量AB照地跑司機資源的承運商,臨時搭建“草臺班子”,駐扎在各主機廠的門前。
在當時,成立一家承運商的門檻較低,整個卡車運輸行業的格局極為混亂,大大小小的承運商數不甚數。盡管重卡銷量一路攀升,但蛋糕就這么大,分食者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眾多小企業以“壓價”的方式開展惡性競爭,極大地壓縮了承運商的利潤。卡車運輸市場整體呈現“管理混亂、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局面。
承運商利潤的壓縮,直接影響到司機的收入。接單靠關系,結算周期長,安全保障缺失,成為地跑司機遇到的三大難題。
對于主機廠而言,人工發運慢、違規背車、掛車、路線不熟等現象影響發運時效;繞路配貨、拆背車拉掛等違規駕駛情況在發運之后無法監管;司機在交車階段手續的辦理和是否是本人交車無法管理;加油的油品質量無法保障,容易給商品車造成質保損失。運費成本壓力大,發運時效及質量難以保障,業務全程難以追溯,成為運力管理過程中的“壓力”與“盲區”
1.0時代,整個地跑行業不斷自我消化,野蠻生長,在混亂中前行。
地跑2.0 運力系統數智化
中汽協數據顯示,從去年5月至今年2月,重卡市場處于持續下行通道,讓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重卡市場狂踩“剎車”,銷量遭遇了“十連降”,重卡市場從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如果說十年前的主機廠屬于站在風口上賺錢,現如今進入存量時代,競爭也愈來愈激烈。
在找不到增量的情況下,主機廠一邊要控制成本,一邊要保證時效與品質:商品車能夠及時送達經銷商處,不能影響經銷商交付給客戶的時間;在保證時效和品質的情況下,還要保持盡量低的成本;商品車在長途駕駛中,還得盡量保證車輛以最接近出場時刻交付給客戶。
此外,承運商的發票難獲取、運費難抵扣、無法進行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稅負成本過高等問題,也成為主機廠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想要解決這一難題,既考驗承運商整合資源的能力,還需同時實現業務流、資金流、票據流的“三流合一”?;跀抵腔到y為主機廠提供送車服務的e地跑,使用AI引擎算法多點聯運、路由規劃、自動匹配運力資源,提升AB照司機的運力效率,確保重卡安全、高效的運送至目的地。e地跑最核心的優勢在于整合資源,其在全國范圍內擁有大量的AB照司機,可以做到隨時發運、異地承運,徹底化解了主機廠、司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切實提高了地跑行業的整體效率,以互聯網創新推動行業的升級變革,帶來地跑行業2.0時代。
e地跑的出現,對整個地跑行業的其他承運商有何啟發?
對主機廠而言,日后更考驗承運商線上下單、訂單跟蹤、運單管理、發票開具和付款結算等一站式服務的能力,將傳統的線下交易模式轉移至線上,同時實現業務流、資金流、票據流的“三流合一”。
SaaS平臺的引入,讓地跑行業的承運商可以直接組織運力,引入智能化調度,全流程業務管理,系統強排單,線上支付運費,管理更加規范,避免人為不公平現象提高司機收入。
此外,對于司機在途狀態,行業也必將建立嚴格的操作流程及監測系統。在司機出發前司機需要記錄發車時間、收車時間,時間監控訂單時效。系統也會根據司機當前位置和歷史數據,推斷司機是否有延誤風險,可做出提前決策。司機在加油后需要上傳加油小票并采集相應數據進行校驗,據悉,下一步e地跑將升級為智能掃碼加油,更加全面地完成加油監控。
據悉,通過和各大主機廠、改裝廠等需求方的合作,e地跑目前全國線路覆蓋率達92.5%,運輸線路已初步形成了對流網絡,司機在送車到目的地后可以原地接到回程單或去其他基地的訂單,大幅度降低了總體運輸成本,司機收入也提升了35%。
在e地跑司機管理平臺和網絡承運商平臺上,司機只需通過App在發車時就能夠拿到本運費用于路上開支,在交車手續完成48小時內就可以收到剩余運費,結算至司機賬戶。司機保障方面,e地跑為每個運單的司機和車輛購置了保險,最高100萬的人身意外險以及最高500萬的車輛商業保險。
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19年的e地跑,迄今已在長春、重慶、濟寧、隨州、長沙、柳州、青島、濟南、西安、十堰、柳州、北京等地建立發運基地。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