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4日消息 2022年,A股大盤波動較大,不少投資者在股票市場虧損回撤較大,股民張力軍(化名)也受到影響。
幾個月前,張力軍在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購買了投資咨詢顧問服務,期間市場下跌,海能投顧的工作人員也向其作出風險提示,張力軍也對海能投顧的服務表示認可。
但5月12日,張力軍收到一條短信,短信來源顯示為某法務協助,內容為若需要追回炒股損失,可以幫其申請維權協助。
事實上,金融證券領域“代理維權”早已不是新鮮事。近年來,部分非法社會組織或個人假冒專業律師團隊、權威專家或金融機構內部人士等,借“代理維權”之名,捏造“維權”事實,向消費者發布,聲稱“快速維權”“法律援助”,牟取非法利益。
騙術多樣只為非法牟利
無獨有偶,證券投資者劉曉(化名)同樣收到了類似的信息,不同于張力軍的是,劉曉選用的是另外一家證券投顧公司。
“我炒股也有幾年了,一直都有購買證券投顧公司的服務,在挑選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的時候,都是挑選的合法的持牌投顧機構”。對于近期市場的下跌,劉曉早有預期,“股票市場漲跌很正常”。
“早就聽說過‘代理維權’,之前一直沒有太在意,因為我選的是持牌的投顧機構。”這次收到短信,讓劉曉不舒服的是,這些人已經愈發過分,擾亂了整個金融市場秩序。
自2019年,虛假網絡維權“碰瓷”金融機構的現象走入大眾視野,“代理維權”的觸角就深入搜索引擎、微信公眾號、社交平臺、資訊類App,“慘痛經歷自述”“驚天黑幕”“騙局大曝光”“虧損內幕找到了”等字眼沖擊著不少投資者的眼球,真偽難辨。
此前,大部分代理維權機構推出“代理投訴”“代理退保”“代理處置信用卡債務”等服務,通過向投資者收取“服務費”獲利。近期,部分機構也從事非法證券咨詢活動,慫恿投資者購買指定證券,騙取大量錢財。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投資者在被“維權老師”拉入的“XX老師維權群”的微信群后,定期有疑似員工在推薦股票并指導買賣操作,并聲稱,“維權交給我們,給X老師服務費,肯定讓你在股市中賺錢”。從捏造事實到發布,從收集投資者信息到建群推銷“服務”,儼然已形成一條黑灰產業鏈。
謹防個人和投資行為信息泄露
在這一灰色產業鏈中,不僅股民們會受到傷害,正牌金融機構也深受其害,張力軍和劉曉所購買服務的兩家證券投資顧問機構,正是其中深受其害的持牌投顧機構。
“我們也想打擊這些網絡黑灰產業鏈,但是這些所謂的維權機構多隱藏在偏遠地區,作案手段隱蔽,無法定位到具體個人或機構,取證較難,很難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此前,國內媒體也曾對“代理維權”的非法行為進行報道。日前,北京、安徽、海南等多地銀保監局也發布警惕非法“代理維權”的風險提示。
讓張力軍疑惑的是,為什么維權機構會對自己的信息掌握的如此詳細,到底是誰泄露了自己的信息。
北京某律所合伙人提醒投資者,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和投資理念,接受正規持牌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擦亮慧眼,依法維權,同時,謹防自己的個人和投資行為信息泄露。如發現合法權益受到不法行為侵害,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