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國助殘日,在中國殘聯的指導下,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以下簡稱“新促會”)與餓了么合作啟動促進餐飲行業殘疾人就業的“筑夢行動”,針對殘疾人開展免費的外賣運營師培訓及認證服務,今年內計劃完成1000人次的培訓。此外,餓了么還在新促會的指導下,為聽障騎手推出了智能電話等多項服務舉措。
“隨著我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中蘊含的新就業形態對于促進殘疾人就業是難能可貴的機遇,”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副秘書長楊聰表示,“新促會與餓了么這類互聯網平臺開展務實合作,是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助力殘疾人增收的有效途徑。”
促進就業創業,培訓1000位殘疾人外賣運營師
此前,餓了么與南京市殘聯合作培訓認證了首批殘疾人外賣運營師,此次合作將令該服務覆蓋更多省市。據了解,新一批學員將于本月內完成報名及開班。同時,雙方還將共同扶持一批優秀的殘疾人創業餐企,為其提供長期的線上運營咨詢服務,幫助其加速成長。
餓了么培訓學習中心線上負責人陳臣銀表示,經與新促會溝通,培訓會更優先服務受疫情影響較大區域的學員,因為相關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壓力更大,專業外賣運營人才的需求也更緊迫。餓了么會持續投入資源為殘疾人提供免費、優質的職業技能培訓及認證服務。
根據實踐經驗,隨著外賣業務在餐飲企業運營中所占比重的不斷增加,創造出了更多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例如外賣運營崗位,已吸引了不少聽力障礙、肢體殘疾的就業者,而且還為其開辟了更廣闊的管理性職業上升通道。此外,主打外賣的餐廳由于不需要傳菜、點菜,同樣對于殘疾人就業更友好。
餓了么合作發展部總經理田西艷介紹,餓了么致力于讓殘疾人分享數字化帶來的機遇,除了扶持商家以及餐飲從業者外,餓了么還持續為殘疾人騎手推出更貼心的定制化服務,努力將“助殘就業”落實到平臺運營的各個維度。
上線智能電話,推出聽障騎手定制服務
截至目前已有約3000位聽障騎手在餓了么平臺跑單,在新促會的指導下,餓了么升級了多項舉措為聽障騎手服務。
在獲得騎手授權后,餓了么App將向消費者提示當前配送騎手為聽障者。當消費者聯系騎手時,“電話”選項會默認關閉,系統將建議用戶消費者與騎手在線文字溝通。“該服務的核心是尊重騎手的意愿和隱私,只要騎手不主動設置,消費者看到的訂單頁面仍和普通騎手完全一致。”餓了么聽障騎手體驗負責人胡鹿強調。
圖注:聽障騎士身份提示
餓了么還推出文字轉語音電話功能,電話接通后將由人工智能語音與消費者溝通。智能語音覆蓋外賣配送常見場景,如果有其他需求,騎手可以文字編輯好想要溝通的內容,然后系統將把文字轉成語音自動撥打給消費者。智能電話免費開放給騎手,外呼成本由餓了么承擔。
如果遇到配送異常,騎手可以在后臺報備,平臺會匹配騎手自身情況調整考核要求,并對配送困難場景免責。同時,餓了么也要求物流服務商根據騎手身體情況,為有需要的騎手優先安排行政、調度等室內工作。
“無論是針對殘疾人數字化職業技能的培訓,還是提升聽障騎手的工作體驗,我們都希望是‘授人以漁’,讓他們獲得職業成長,甚至孵化出更多帶領殘疾人就業的企業。”田西艷表示,“我們還將與新促會圍繞殘疾人就業開展更深度的合作。”
(以上圖片來自餓了么,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