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球網綜合報道】技術的快速迭代推動了更多科技快速落地,也加速了科技對各個行業的賦能。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一系列ICT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一代科學技術。尤其是對于場景范式固定、需要大量簡單重復的機械勞動生產工作場景,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這類生產工作得到更為顛覆式的效果提升。
在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中,“自動駕駛”更為大眾所熟知。但人工智能除了應用在駕駛途中,也應用在了幫助用戶通過駕照考試的“駕駛培訓”當中。眾所周知,目前駕駛培訓已經拆分成由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組成的“固定范式”考試內容。在駕校中,駕駛培訓老師已經將考試內容解析成固定的駕駛動作,方便學員學習。
對于這樣一套有固定需求目標(行車考試內容)、有固定“解題步驟”(駕駛動作)、有法律要求的固定培訓時間,人工智能在駕駛培訓中的作用顯而易見。相較于炎炎夏日里,駕校內一個教練對數十名學員的訓練過程,AI的賦能不僅減少了教練的重復工作,而且更加高效地提升了學員的培訓效果。
人工智能在駕駛培訓過程中的真實應用表現究竟如何?帶著這一問題,記者采訪到了易顯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馬宏,聽他講述了人工智能在駕駛培訓中的相關應用以及行業的發展狀況。
在馬宏看來,AI應用于出行領域已久,隨著深度學習與大數據等技術的加入,AI機器駕駛培訓的機會得以被挖掘。傳統駕培人工教練員訓練模式為一人一車,而使用機器人教練后,幫助駕校節約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對比原來傳統人工教練成本,機器人教練每年可降低人工成本75.96%。
而機器人教練“人機混合”的超級智能大腦,是一個容納了全國百名金牌教練教學經驗的巨大知識庫。通過與深度學習的機器學習系統加以融合,實現了對學員進行精準、個性化的一對一教學,并通過大數據分析學員學習過程中的失誤,提高學習效率。據數據統計,使用機器人教練的合格率比人工教練平均提升10.88%。
據悉,成立于2015年的易顯科技發展至今,開創了智能化駕培新模式,構建出基于駕駛員行為大數據的“智能駕培生態系統”,并開發出ROBOCOACH機器人教練,已在全國28多個省份培訓了超100萬學員,改變了傳統駕駛培訓行業的運營模式。
目前,機器人教練可實現基于駕駛員行為特征分析的個性化教學,基于機器人教練累積的百萬學員特征數據源,及機器算法迭代學習,形成機器人教練的大數據引擎動力。通過智能神經感知系統、智能決策分析系統及標準課件教學系統,機器人教練可根據駕駛員身體特征、行為特征、駕駛習慣自動匹配適應學員的教學方法。同時,機器人教練在教學內容上注重貫徹素質教育理念而非常態化應試教育理念,從“雙手開車門”、“開車需系安全帶”、“特殊路段應急操作提示”等文明駕駛習慣的培養,在培訓過程中真正賦予學員獨立、安全駕駛的能力,讓每個駕駛員都成為傳遞交通安全意識的“紐帶”。
在談到公司今后針對駕培行業的發展戰略,馬宏表示,易顯科技會作為“未來駕培”模式的鏈接器,機器人教練將打通不同業態之間的藩籬,創造一個全新的鏈接時代,從效果的提升,到經營的改善,到品牌口碑的構建,實現駕培內部的組織再造,打通大交通體系的底層鏈接,從源頭上助力交通安全生態體系建設。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