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高考志愿填報行業亂象亟待治理。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組織開展公益性志愿填報指導服務活動,就填報有關方式方法及技巧等進行專業指導。另一方面,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協調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社會機構違規開展“天價”志愿服務。
2022年高考成績6月23日起陸續公布,志愿填報也即將啟幕。各種打著AI、大數據、一對一等旗號的高考志愿填報服務機構聞風而動,賺得盆滿缽滿,也順勢催熱了“高考志愿規劃師”這一類職業。(據6月23日中新經緯報道)
從媒體報道來看,目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高考志愿填報服務機構流程相似,均聲稱借助了AI、大數據等技術,根據線上或線下等服務形式,收費在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除了選擇機構輔導高考志愿填報,考生們也可以購買志愿卡。在短視頻、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不少教育博主也在分享填報志愿知識,號稱是專業的升學規劃專家。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2000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志愿填報”。具體來看,想要成為一名高考志愿規劃師,并不需要太高門檻,甚至沒有門檻,不上課不考試,1500元包拿證。事實上,《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中,包括職業規劃師、高考志愿規劃師等并不在目錄之列。也就不難理解,上述“高級高考志愿規劃師證”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消費者如果盲目相信,很可能陷入騙局。
上述亂象值得警惕。6月23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預警提到,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陷阱。其中就明確提出,社會上有機構或個人向考生和家長開展的高價志愿填報咨詢活動,存在政策解讀不精準、信息提供不準確、費用收取不規范甚至詐騙等問題。而事實上,此類問題近年來一直被媒體報道,這些亂象直接的后果是給部分考生帶來傷害。
高考志愿填報行業亂象亟待治理。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組織開展公益性志愿填報指導服務活動,就填報有關方式方法及技巧等進行專業指導。今年教育部提出開展志愿填報咨詢服務“五個一”活動,舉辦“2022年高考網上咨詢周”活動,也期待借此消弭市場亂象。另一方面,針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中介機構“天價”志愿填報指導服務的行為,開展專項行動。比如湖南省教育廳強調,高考錄取期間,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協調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社會機構違規開展“天價”志愿服務。
同時,學校和家長也應負起相應責任。學校要加強對高中學校及有關班主任的監管,嚴禁學校教師或其他人員代替考生填報志愿、指定志愿學校,嚴禁收取考生或招生高校的所謂生源推介費、生源介紹費、勞務費等招生費用,嚴禁買賣生源。考生和家長應該根據高校的分數線理性填報志愿,減少志愿填報的盲目性和投機成分。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