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進入2.0時代,混合多云正逐漸成為汽車行業IT基礎設施演進和布局的新常態。混合多云是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云計算技術發展演進、復雜多變業務場景與需求、以及開放化商業與技術生態等綜合因素導致的必然結果。技術之間、技術與產業之間正在加速融合創新。
【資料圖】
京東極致場景歷練下的混合多云數字底座
在京東,核心業務全面上云,技術深度融合到供應鏈的生產、流通、服務全鏈路中,京東在超1000萬自營商品SKU的基礎上,創造了庫存周轉30.2天,京東小時購、京東到家已接入全國超15萬家實體門店,覆蓋1700多個縣市區,帶來“商品小時達甚至分鐘達”的即時零售體驗。用戶一次簡單購買的背后,平均有1000+個系統、百萬次調用計算的高速運轉,確保用戶絲滑的購物體驗。極致體驗的背后是京東基于云原生構建的混合數字基礎設施。
作為新型實體企業的京東,也在持續向各行業開放自身的實踐與成果。通過對汽車行業上游、中游、下游核心業務場景的分析,結合京東自身的能力,京東云構建了面向汽車行業的“1+6+X”的能力體系。其中“1”就是指混合多云數字底座。
多年來,京東在容器化、云原生領域持續探索,為解決行業共性問題,即混合多云管理的復雜性,京東云自研并推出了行業首個混合多云操作系統 “云艦”,向下融合混合多云環境,屏蔽底層異構差異,實現多云一致的 PaaS 組件能力,使用多云像使用一朵云。此外,京東將技術從底層研發 “上行” 至應用場景,能夠為上層業務運行提供統一的、云原生、跨云一致的各類通用組件能力,包括基礎類技術組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微服務、運維監控、多云管理、安全管理等;領域類應用組件,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視頻、協同辦公等;以及開發運營類組件,如 DevOps、移動開發、低代碼等,實現業務應用開發與運行完全與底層基礎資源平臺解耦,應用一次開發,多云部署運行或平滑遷移。
云艦為車企構建萬人DevOps平臺,實現業務敏態轉型
基于“云艦”操作系統的領域創新,京東云已協助汽車行業客戶持續推進企業IT的降本增效。某領先的汽車制造商,具備近萬人規模的IT研發體系。在數字化轉型戰略背景下,企業決定全面引入京東敏捷DevOps產品與實踐來助力研發數字化轉型。其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組織架構變革剛完成,團隊職能和角色職責不夠清晰;項目型管理模式較為明顯,業務需求響應緩慢;需求、項目管理工具較為零散,缺乏一體化平臺支撐;度量數據采集以時間維度為基礎,工程與質量數據較少等。
云艦 DevOps平臺助力車企內部萬人團隊拉通交付協作、提升交付效率、量化交付質量。幫助企業將需求交付周期從70 天降低至53 天,變更前置時間從50天壓縮到43天,集成構建頻率從14次/周到49次/周,投產頻率從45天到30天。
云艦跨云雙活解決方案,助力新能源車企降本增效
京東混合多云操作系統云艦,幫助企業在應用單元化的基礎上,實現雙云雙活,大幅提高應用的高可用能力。
國內一家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選擇與京東云合作構建跨云雙活平臺,其智能車聯應用全部基于公有云部署,用戶在使用智能汽車過程中,需要保證用戶對于車輛的實時控制。由于目前僅使用了一家公有云資源,存在一定的應用服務中斷風險。因此,車企決定使用云原生技術對應用進行開發、部署,同時對應用進行單元化改造,將其關鍵應用系統部署到現有生產環境和京東云,實現雙云雙活,從而實現應用更高級別的高可用性。
應用雙云雙活解決方案,用戶業務系統同時在兩個云環境中運行,用戶訪問雙活的業務中心流量,通過全局負載均衡的路由策略進行流量調度和分發,當某個業務中心出現問題時,另一個中心的業務系統仍可持續不間斷提供服務,以更好地滿足終端用戶對車輛實時控制需求。同時,基于兩個公有云環境部署應用,靈活調整部署應用,良性競爭,實現IT成本降低以及更好的用戶服務。也可規避單個公有云技術服務綁定,更靈活選擇基礎設施。
作為京東集團對外提供技術和服務的統一品牌,京東云基于全場景數智供應鏈能力及以云計算、AI、區塊鏈為代表的數智化技術,持續賦能產業升級,助力車企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文內圖片為京東授權中國網使用)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