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5月19日訊(記者 李婷)騰訊音樂(TME. NYSE/01698.HK)提交了一份喜憂參半的財報。5月16日,騰訊音樂發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的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報告期內實現營收70億元,同比增長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1.5億元,同比勁增89%。業績階段性恢復增長,但月活躍用戶(MAU)持續下滑。
今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結束了過去5個季度營收負增長態勢。其中,在線音樂收入在本季度首次追平社交娛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4%至35億元。
(資料圖)
報告期內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18%至9440萬,推動在線音樂付費率再度達到新高至16%;同時,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增長,達到9.2元,同比增長11%。不過MAU從去年同期的6.4億下降7%至5.9億。
社交娛樂服務和其他服務收入同比下降13%至35億元,此前業務營收占比曾超過七成,一度是騰訊音樂的吸金利器,但近年來表現疲弱。Q1用戶數據稍顯遜色,MAU減少16%至1.4億;付費用戶為710萬,同比降14%;付費率為5%,同比持平;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為164元,同比增長2%。
騰訊音樂的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MAU增長陷入停滯,自2020年Q1二者分別創下6.6億和2.6億高點后,持續下滑。
滲透率不斷提升的短視頻平臺占據了手機用戶大部分時間,直接挑戰騰訊音樂K歌、直播等社交娛樂服務。根據QuestMobile數據,今年3月,在線音樂類App月MAU為5.7億,短視頻類App MAU達到9.4億,月人均使用次數和月人均使用時長分別是在線音樂類App的近7倍和19倍。
除了市場競爭因素,政策監管也影響生態發展。2022年5月國家廣電總局等四部門發布《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進一步規范未成年從事主播、觀看直播及打賞行為,并且取消打賞榜單。
營收占比日益提升的在線音樂服務因為2021年版權開放,失守護城河,用戶增長和粘性存在不確定性。
業務增量難尋,騰訊音樂轉向降本增效提升效益,一季度通過控制成本費用支出實現凈利暴漲。
2023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毛利率為33.1%,同比提升5.1個百分點,主要由于音樂訂閱和廣告服務收入的強勁增長,公司對內容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優化,以及經營成本效率的改善。
報告期內經營開支總額同比下降8%至12.3億元。經營開支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從2022年同期的20%下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18%。其中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為2.1億元,同比下降36%。騰訊音樂稱,這一開支持續下降主要由于公司有效控制市場推廣開支以及優化整體推廣策略,在減少獲客開支的同時,更加注重拉動付費用戶的增長。
業績報告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騰訊音樂股價下跌4.5%,次日拉升12%,昨日收報33港元/股。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