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著現代傳播媒體技術的發展,動畫和漫畫之間聯系日趨緊密。
(資料圖)
2、取這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而為一稱之為“動漫”,現可考證最早來源為1998年創刊的動漫資訊類類月刊《動漫時代》。
3、 動畫(animation或anime)或者卡通(cartoon)所指的是由許多幀靜止的畫面連續播放時的過程,雖然兩者常被爭論有何不同,不過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4、無論其靜止畫面是由電腦制作還是手繪,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輕微的改變,然后再拍攝,當所拍攝的單幀畫面串連在一起,并且以每秒16幀或以上去播放(一般動畫片都是以每秒24幀的速度播放的),使眼睛對連續的動作產生錯覺(因為視覺暫留現象所造成)。
5、通常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勞動產生,隨著電腦動畫技術的發展,如今的動畫制作可以相對節省更多人力物力,一般導入電腦技術,都是為了節省人力和成本,動畫片也一樣,特別是對于不得不以較少的預算進行制作的電視動畫劇集來說,電腦化就等于節省人力。
6、但是完全電腦化所要耗費的成本也不見得有多低(看看皮克斯等好萊塢工坊的電腦動畫大片的制作成本就可想而知)。
7、 漫畫(在英語中,有三個詞可以被翻譯成“漫畫”,分別是cartoon、caricature和comic)。
8、Cartoon”一詞源自意大利文“cartone”,原意是“繪畫速寫用的厚紙”。
9、它誕生于1671年,是三個表示“漫畫”的詞中最早產生的一個。
10、速寫繪畫往往是簡練而夸張的,而漫畫的特點即是簡練且夸張,“cartoon”一詞因此便具有了漫畫的含義。
11、這個詞的意義相當廣泛,既可以表示有諷刺、幽默意味的單幅漫畫,也可以代表任何經過簡化、夸張和變形之后的漫畫形象,如果在前面加上“animated”一詞,則表示動畫。
12、事實上,“cartoon”可以作為“animatedcartoon”的簡稱而單獨使用,也能表示動畫,在迪斯尼早期為自己公司打出的廣告中可以看到,迪斯尼稱自己的公司可以制作“cartoon”,即指動畫之意。
13、“Cartoon”作為漫畫,可以指那些以諷刺為目的的漫畫,也可以指故事漫畫中的任何一格畫面,還可以代表任何一個在漫畫中出現的形象,可謂動漫領域里的“萬能”單詞。
14、“Cartoon”音譯到中文便是“卡通”一詞,這個詞也同時可以代表動畫和漫畫。
15、“Cartoonist”既可以指漫畫家,也可以指動畫家,但一般是指漫畫家。
16、 廣義而言,把一些原先不活動的東西,經過影片的制作與放映,變成活動的影像,即為動畫。
17、“動畫”的中文叫法應該說是源自日本。
18、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日本稱以線條描繪的漫畫作品為“動畫”。
19、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段畫成許多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
20、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原理。
21、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就是說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后尤其是賀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時髦婚姻》、《性格與漫畫》等,標志著近代西洋漫畫的形成。
22、而有“現代漫畫之父”之稱托馬斯·羅蘭森。
23、他雖然受到賀加斯很大影響,但在人物造型上以及立意上更具有現代意識的漫畫特征,奠定了現代西方漫畫的風格。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