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手機上給你發驗證碼,給我看下,一會就好,不用花太多時間的。”當有人跟你要手機驗證碼時,一定要警惕,多留個心眼,否則個人信息可能面臨風險。
(相關資料圖)
陳某是一家通訊公司的手機卡派送員,負責去鄉鎮派送客戶新辦的手機卡。2022年7月,陳某偶然被拉進一個網絡群聊,群里稱“接手機驗證碼”拉新注冊賬號就可以賺錢。
“僅靠手機驗證碼就可以賺錢,這可比日曬雨淋送卡賺錢容易多了,舒舒服服就把錢賺了。”近水樓臺先得月,想到自己的職業,平時可以接觸很多手機號,搜集驗證碼更是不費吹灰之力,陳某動心了,隨即用自己手機號在該平臺注冊了賬號,準備“大干一場”。
到鄉鎮上派發手機卡時,陳某趁客戶不注意,將客戶新辦理的手機號輸入到平臺里,客戶手機就會收到一連串的互聯網熱門平臺注冊會員驗證碼,接著把這些驗證碼一一填入“CJ平臺”對應的對話框中,陳某的平臺賬戶里立馬到賬相應的積分,點擊平臺提現按鈕,拉新費用“輕松”入賬。而客戶只看到互聯網平臺發給他們的驗證碼,殊不知自己實名認證的賬號已經被陳某通過平臺賣掉了……
就這樣,陳某通過在“CJ平臺”輸入60多個手機號以及相應的驗證碼,幾天下來就賺了近千元。錢來得太快,太容易,陳某也隱約意識到了有些不對勁,雖然很想賺錢,但這錢總覺得不心安,于是停下了這事。直到被警察找上門,陳某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出售他人手機號及驗證碼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
而同樣受“CJ平臺”蠱惑,像陳某這樣接驗證碼出售互聯網賬號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抱著僥幸心理,覺得有錢可賺,錢賺得容易,于是向周圍的人要來手機號和驗證碼,輸入非法平臺來提現賺取非法所得,而一次簡單的舉動,換來的卻是法律的懲罰。
那些被賣出去的手機號和驗證碼,到底所謂何用呢?原來“CJ平臺”將非法獲取手機號和驗證碼用于注冊網絡社交平臺,開通各類賬號,低價售賣,層層售賣,有的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刷單、刷好評、薅羊毛、刷虛假數據等破壞社會市場經濟秩序的活動,有些甚至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產生極大的社會危害。
平日里稀松平常的手機號和小小的驗證碼,被很多人忽視。而這些個人信息一旦泄露,不僅危害個人信息安全,更可能埋下犯罪的隱患,所以不能為了自身利益而侵害他人利益,同時要時刻保持警惕,增強防范意識,保管好自己的“驗證碼”,護好個人信息安全。
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陶善工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