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斤!單產突破100斤!”近日,黔江區金溪鎮春繭收購工作順利結束,匯總手里的春繭收購單,孫江全算起了明細賬。
【資料圖】
“養了21張蠶子,產繭2102.1斤,單產100.1斤,相比去年的單產88.2斤,同比增加了13.5%?!比褙炞⑺阃曩~,孫江全抬起頭,興沖沖地對記者說道。
種桑養蠶多年,這是蠶農孫江全第一次單產突破100斤,不僅如此,今年的蠶繭質量也有了明顯提升,僅兩批春繭,孫江全便賣出了5萬余元。
據了解,今年金溪鎮春繭單產普遍增加,光桃坪村17戶蠶農中,單產上100斤的就有5戶、90斤-100斤的5戶,這些蠶桑產業發展所取得的成效,都是金溪鎮黨委、政府“管”出來、“保”出來的。
“產業發展,一個都不能掉隊”
“夏蠶開養,要注意保持蠶棚通風換氣,保持室內外衛生,適當稀養,有什么不懂的,隨時咨詢我們……”在蠶農趙仕文的蠶棚里,鎮村干部、蠶繭站工作人員耐心地查看夏蠶長勢,提供技術指導。
鎮紀委工作人員(后排右二)監督肥料發放情況。
據了解,今年春繭收購中,全鎮蠶農總體實現了增產增收,也有少數養蠶戶不增反降,趙仕文就是其中之一。經反復的數據比對和總結,鎮村兩級組成工作隊,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幫扶工作。
“大家養蠶都很辛苦,也很認真,每次看到因技術性問題造成損失,我都很心痛,產業發展,一個都不能掉隊?!苯鹣傸h委書記楊勝前說。
據悉,近年來,金溪鎮黨委、政府花大力氣為產業發展把脈定向,堅定蠶桑主導產業發展不動搖,按照“因地制宜、相對集中、適度規模、重點發展”的原則和“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發展方向,大力發展蠶桑產業,全力走好金溪絲綢之路。
“向科技要單產靠技術增效益”
近年來,金溪鎮本著“向科技要單產、靠技術增效益”的原則,組織工作專班全力助推蠶桑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幫扶集團資源優勢,積極爭取并實施了一大批蠶桑產業項目,使傳統養蠶逐步實現智能化、智慧化。
夏蠶飼養培訓會。
在岔河村村委活動室,智慧蠶業項目物聯網管理平臺實時顯示蠶棚內、桑樹園各項現場環境重要指標和氣象數據,掌握棚內溫度、濕度,并可通過對棚內溫濕度傳感器閾值的設定,實現對棚內風機及水泵降溫設備的聯動控制。
“夏天雨多、濕重、氣溫高,蠶兒抵抗力弱,容易發病,夏蠶飼養就要更為細心?!痹谙男Q飼養培訓會上,蠶繭站技術人員從夏季桑園管理、蠶室消毒、蠶房降溫、飼養管理等方面,為蠶農提供技術指導。蠶繭站、農技中心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查看夏蠶生長情況和桑園管理工作,指導蠶農生產,確保蠶桑產業發展。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對金溪鎮自然環境的寫照,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我們只能向科技要單產,靠技術增效益,也希望我們能靠前一點、多做一點,幫助蠶農更好地種桑養蠶、增產增收。”金溪鎮蠶繭站站長徐沛洲說。
“產業資金,每一分都要落到實處”
“孫江全,領種21張,84包肥料已領,這里簽字。”“袁禮雙,領種14張,應領肥料56包,裝車后過來簽字。”近日,在金溪鎮桃坪村便民服務中心,村委正向蠶農免費發放種桑復合肥,一旁的紀委工作人員正對發放情況進行全程監督。
蠶農領肥料。
除了肥料,近年來,金溪鎮在桑苗、蠶種、改建蠶臺、配置紙板方格蔟、改造養蠶大棚等方面都出臺了惠農補貼政策,金溪鎮紀委緊盯蠶桑產業政策落實、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強化靶向監督,為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同時,為了防止民生領域的“微腐敗”,紀委工作人員還深入蠶桑養殖戶家中下沉監督,收集群眾意見,最大限度保證產業資金落地落實。
“我們隨時都在村里,在農戶家,以便遇到問題能精準發力、精準施策、精準解決,讓各項蠶桑產業資金能夠落地落實,蠶農群眾能得到切切實實的實惠?!苯鹣偧o委書記張宗明說:“還是那句話,產業資金,每一分都要落到實處。”
沒技術,專人來指導,有難題,政府來幫忙。近年來,金溪鎮黨委、政府圍繞蠶桑產業發展多向發力,“管家式”“保姆式”幫助蠶農深化桑園田間管理、細化飼養過程控制,將“小蠶繭”做成了“大產業”。如今,村民都把蠶桑產業當作主導產業、主要增收門路來抓。
“一年喂四季,四季養七批,后續幾批基本上又不需要啥子投入,按目前桑園情況來看,夏蠶我還可以多養幾張……”領完肥料,孫江全又算起了賬。 (記者 蔡肖霞 文/圖)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