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龔女士自制防盜扣及上海中檢鑒定證書(受訪者供圖)
(資料圖)
隨著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快速發展,二奢電商平臺迅速崛起,然而售后困難、真假難保證等問題也日益突出。
近日,消費者龔女士向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及黑貓投訴聯合反映稱,自己在紅布林購買了一款包,轉賣過程中卻被告知是假貨,隨后進行了兩次鑒定,卻陷入了鑒定結果“真假不一”的迷霧之中。真相究竟如何?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真假難辨
“我在紅布林購買了一個包,一直閑置,后來我就想拿到另一家二手平臺轉賣,卻被告知這個包是假的。”消費者龔女士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在轉賣過程中被鑒定為假貨后,自己又找到了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中檢”)進行鑒定,結果依然為假。
龔女士要求紅布林按照其平臺“假一賠三”的規則進行賠償卻遭到了拒絕。“在寄往上海中檢鑒定前,我曾經跟紅布林的客服確定過,他們說認可中檢的鑒定結果,鑒定確認為假貨的話,將按照他們平臺的規則假一賠三,并承擔鑒定費用。”據龔女士反映,上海中檢鑒定結果出來后,紅布林一改之前的說法,要求其將相關商品寄回平臺進行復檢。
“紅布林客服來電回復,需將商品寄回平臺復檢確認結果,否則拒絕賠償,但一開始我是拒絕復檢的。”龔女士認為,商品售出前經紅布林鑒定為正品,上海中檢鑒定后卻為假貨,說明紅布林鑒別能力不足,自己不認為將商品送至平臺復檢能得出客觀的鑒定結果,并且平臺有調包商品的可能。
龔女士表示,由于雙方一直僵持不下,處理流程停滯不前,為加快處理進度,最終自己選擇了妥協,將帶有自制防盜扣及上海中檢鑒定證書的斜挎包寄回紅布林進行復檢,經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京有限公司奢侈品鑒定中心(簡稱“北京中檢”)鑒定,結果卻為真。
龔女士稱,復檢前自己曾向紅布林客服明確表示,復檢時不可拆除其自制防盜扣及上海中檢證書。但北京中檢反饋的實物圖上卻沒有上述兩件物品,因此懷疑紅布林送檢的商品并非原商品,而是調換商品送檢。
紅布林:正在核實
為了解鑒定環節的相關情況,6月26日,記者向北京中檢發送采訪函,并于次日電話詢問進展情況,北京中檢公關部門接線人員稱采訪函已收到,但截至發稿,未就相關問題作出回復。值得一提的是,此后,記者再次嘗試掃描其出具的鑒定證書二維碼時,卻顯示追溯碼未激活,無法查詢產品真假。
隨后,記者致電上海中檢,當記者提出上海中檢與北京中檢鑒定結果真假不一致時,該鑒定中心相關工作人員陳先生稱“這不應該呀”。
此后,記者致電涉事商品品牌官方服務熱線,詢問其商品鑒定情況,接線客服表示,僅為通過官方渠道購買的商品提供鑒定服務,通過二手平臺購買的商品不在服務范圍內。
為進一步核實龔女士所反映問題的相關事實,了解究竟為何兩家機構鑒定結果不一、紅布林是否真的存在“調包”現象等問題,記者向紅布林發送采訪函,并聯系到了其相關公關負責人徐女士,但截至發稿,紅布林方未給出確切回復,徐女士稱相關情況還在核實中。對于最終結果,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將持續關注并進行追蹤報道。
公開資料顯示,紅布林隸屬于致美生活(北京)科技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徐薇,是一家時尚商品二手交易服務與時尚攻略一體的APP,主要經營售賣奢侈品、設計師品牌的二手商品。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發現,針對紅布林的投訴共計3300余條,主要涉及霸王條款、商品質量、虛假宣傳、貨不對板、退換貨及退款以及私自丟棄寄賣奢侈品包裝等問題。
已完成8輪融資
盡管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質疑,但也無法阻擋資本對紅布林的青睞。天眼查顯示,自2015年成立以來,紅布林已完成8輪融資,復投的明星資本多達五家。其中,IDG資本、險峰長青、啟明創投先后進行兩輪投資,而九合創投、經緯創投更是參與了多達四輪融資。
記者注意到,紅布林最近一次融資于今年3月份完成,投資方為58同城關聯公司五八有限公司,雖然未披露具體的融資數額,但其規模,從紅布林的股東名單變動上或許可以窺見一斑。
天眼查顯示,今年2月,紅布林運營主體致美生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致美生活”)發生工商變更,北京經緯美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創新同舟科技有限公司、龐博等退出股東行列,新增股東五八有限公司、天津發條時光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其中五八有限公司持股47.67%,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天津發條時光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對紅布林持股35.23%,剩余17.09%的股份由徐薇持有。
那么,紅布林究竟為什么能獲得資本的如此青睞呢?
去年9月,中央財經大學、新浪時尚和紅布林聯合發布的《2022年中國循環時尚產業創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具有較大增長潛力,預計2025年達到384億元人民幣,復合增長率達到15%,與此同時,循環時尚產業規模將超千億。
業內人士指出,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空間充滿誘惑力,賽道相關品牌企業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只是,隨著二手奢侈品市場的不斷壯大,其背后衍生出了售后困難、真假難保證等信任危機。
對此,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張夢霞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一個健康的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首先應該具備鑒別商品真偽的能力和手段,確保流通的二手奢侈品是真品。一旦二手奢侈品市場能夠建立行業標準、透明化的體系,低成本的線上渠道將會擁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來源: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