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5G初期,華為憑借通訊、半導體等技術優勢,在國內手機市場占據了半壁江山,全球銷量也超過了蘋果直逼三星。自被盯上后,谷歌安卓授權被斷供,海外市場急轉直下;自主研發的處理器和閃存芯片被終止代工服務,整體出貨嚴重受限,一時間華為手機銷量被扔進了 “others”行列,騰出來的市場大部分流進了蘋果的腰包,外加電子消費行業低迷,“昔日王者何時歸來”也成了眾人茶余飯后的話題。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拐點似乎要出現了!近日,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的報告顯示,我國第二季度手機市場出貨量為6579萬臺,同比下降2.1%。與去年下滑12.1%的幅度相比,明顯有回暖的趨勢。更意外的是,華為又出現在了中國手機市場前五名的榜單中,并且實現了76.1%的暴漲。
當小米、藍綠廠銷量同比下滑時,為什么華為還能實現逆勢增長呢?
首先,高端手機市場,消費者及友商公認的兩大品牌就是蘋果和華為,從市場保值率,研發投入,科研成果等多方面的角度來看,華為一直是國產高端的代表,這是讓消費者買單的重要理由。即便麒麟芯片無法量產,但也能通過軟件創新和局部小而美的設計彌補其技術市場空白,比如自主研發的Xmage影像系統、捅破天的衛星通訊能力,基于多場景布局的鴻蒙系統,外加核心零部件的國產替代,讓華為走出了一條漂亮的“上揚曲線”!
其次,華為是5G時代最大的“搖旗手”,也是率先發布5G芯片及手機的企業,不少人認為5G時代沒有5G功能顯得雞肋。不可否認的是,就目前來看5G并沒有給手機帶來質的改變,而且大部分用戶的5G套餐是被限在300Mbps,反而5G還有比4G更耗電的副作用。而且5G的應用已經早已成熟,但目前5G一APP難求,缺乏5G生態也是消費者沒有將5G功能放在首位的關鍵。
另外,雖然華為手機缺少麒麟芯片,但工業設計卻能輕松讀懂人心,尤其P60Art背后獨特的“灣灣”后蓋設計,在各社交平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熱潮,備受用消費者追捧。而且在國內折疊屏市場,華為Mate X系列連續三年占據了半壁江山。
可以預料的是,隨著華為5G芯片的回歸,中芯國際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在接下來的手機市場,我們或許依舊能看到華為手機份額的持續暴漲。而且此前華為還將2023年的手機出貨量上調至4000萬部,可見華為做了充分的準備。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