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投資要點:
7月制造業PMI為49.3,較前值升0.3,景氣度小幅回暖。從全球視角看,主要國家制造業PMI均處在榮枯線以下,7月份中國、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韓國PMI分別為49.30、49.00、42.70、49.40、45.00、47.8(6月)。其中,歐洲制造業低景氣度已持續近一年,美國制造業PMI寬幅震蕩,中日制造業相對較好,近月徘徊在榮枯線附近。綜合看,外部環境復雜嚴峻,需求不足仍是主要國家制造業低景氣的主因。
制造業構成分項看,新訂單、原材料庫存是制造業景氣改善的主因,加上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進入擴張區間,預示本輪持續9個月的去庫存階段可能迎來拐點。新訂單往往是制造業PMI景氣度回暖的領先指標,其中又以大型企業新訂單恢復領先性最強,大中小企業新訂單全面改善,可能預示制造業PMI景氣度邊際復蘇跡象。原材料庫存、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自5月以來持續改善,尤其是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已處在榮枯線以上的擴張區間,可能與庫存周期由被動去庫存轉向主動補庫存,價格信號正反饋有關。
7月服務業PMI、建筑業PMI分別為51.5、51.2,較前值分別降4.5、1.7。其中,服務業新訂單下滑是2023年3月以來服務業PMI下降的主因;新訂單、從業人員拖累建筑業PMI,但銷售價格、業務活動預期保持在擴張區間。
7月31日發改委發布《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切中多行業消費下滑的痛點,利好房地產和下游家居家裝、汽車等耐用品消費,豬肉消費同樣值得關注。促消費政策有望緩解當前房地產領域的產銷兩極分化:一方面,房貸利率繼續下調,但6-7月的傳統房地產旺季,商品房成交面積破5年新低;另一方面,房屋竣工面積與2019年相當,高于疫情三年,高竣工面積亟待消化。國六b排放標準汽車全面實施,提振上半年汽車消費,但從輪胎開工率看,僅持平疫情3年,較疫情前仍有差距,政策有望進一步提振汽車消費。另外,生豬產業值得關注,或將迎來短期豬肉上漲的機會。
風險提示:促消費政策執行不及預期,地緣政治風險。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