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指揮中心“一鍵啟停”、機器設備“沖鋒陷陣”、無人化作業安全高效……走進華亭煤業公司硯北煤礦,無論在井下還是在地面,都可以鮮明地感受到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給生產方式帶來的嶄新變化。
2020年,在國家公布的首批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名單中,華亭煤業公司硯北煤礦赫然在列。以此為契機,硯北煤礦積極建通道、搭平臺、上系統,制定了專項方案,明確了階段任務,劃分了時間節點,通過兩年多時間的集中攻堅,全力跑出智能化建設“加速度”。
走進硯北煤礦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調度員楊鴻波正詢問井下工人生產情況,“你好,250350工作面嗎?呂隊,現在生產情況怎么樣?一切正常就好。”如今,調度指揮中心,像楊鴻波一樣的工作人員依托綜合自動化管控平臺,輕松實現在線監測、遠程控制一體化管控。智能化管控、自動化采煤……紛繁的實時數據,經由36個子系統的精細串聯,匯集到調度中心智慧大腦,正按統一指令高效運行。
據悉,硯北煤礦于今年2月順利通過了全國首批智能化礦井的驗收,總投資費用1.7億元,建設項目四十項,包括一個平臺,三個中心,三十六個子系統。在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設置有四個功能區,和二十八個工位的操控平臺。
裝備升級、技術更新,依托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硯北煤礦攻克了生產中的許多“卡脖子”難題,主煤流系統實現了智能化運行,固定場所及井下危險區域實現無人化作業,建立完善了水、火、瓦斯、沖擊地壓、頂板災害等綜合管控防治體系,研究開發自動摘掛鉤機器人和遠距離噴漿機器人,為礦井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還為井下作業環境持續改善提供了助力,職工的安全感、幸福感越來越足。
通過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礦井實現整體減員381人,由“一井三區兩面”優化為“一井一面”的生產布局。“采煤機記憶截割率、液壓支架自動跟機率分別達到了63%、77%以上,單班最高日產由1.2萬噸增至2.4萬噸;快速掘進作業實現了日進尺由5.7米到12.6米的突破,初步達到了‘減員、增安、提效’的管控目標。”硯北煤礦智能化建設辦公室專干潘勛位介紹道。
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代表著煤炭工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也是破解當前煤炭產業發展難題的重要手段。硯北煤礦將堅持新發展理念,不斷融合前沿技術,持續推進智能化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升級版智能化礦井,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