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原網訊(記者 盧文軍 通訊員 郭志偉 張丹 文/圖)8月16日上午,在位于中牟縣辛莊村北由中交二公局承建的安羅高速黃河特大橋施工現場,隨著上橫梁重達37.8噸的最后一個節段順利吊裝,歷時700余晝夜連續奮戰,大橋高達182米的主塔提前半個月封頂,主塔“中國樽”造型呈現,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主橋主梁施工正式拉開序幕。
特大橋主墩于2021年9月首根樁基開鉆,2022年7月11日開始首節鋼殼吊裝,主塔在全國首次采用無縱筋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高度182米,是河南省黃河上塔高之最,主塔外形以商代青銅“酒樽”入型,寓意“禮敬黃河、禮獻中原”(如圖)。
“主塔共分36個節段,采用‘裝配化’施工工藝逐節段安裝。”中交二公局黃河高速2標項目經理張其玉說,主塔取消縱向鋼筋,解決了鋼殼節段安裝過程縱筋連接的穿筋精度控制難度大、耗時長等問題,約5天完成一個節段安裝,施工功效較鋼筋混凝土塔提升約50%,較帶縱筋鋼殼塔提升約20%,實現快速裝配化施工。
據了解,黃河特大橋穿越黃河濕地保護區,地質條件差、環保要求高。項目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原則,主塔采用全國首創的無縱筋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可減輕橋梁上部結構自重,減少下部基礎規模和對黃河河床的開挖;在制造上采用 “一橋兩地”新產業模式,依托專業鋼結構制造基地完成標準構件預加工后,通過公路運輸至現場完成組拼吊裝,可實現快速裝配化施工,避免現場施工對黃河造成污染。
安羅高速原陽至鄭州段項目是我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是國家公路網北京至武漢高速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也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的16條南北縱向通道中安羅高速跨黃河咽喉要道,其中黃河特大橋全長15.223公里,鋼結構用量達22萬噸,是黃河上最長、內陸地區鋼結構用量最大的公路橋梁。
聯系記者 編輯:劉麗雅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