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6日凌晨,蘋果CEO庫克在2023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2023)期間,公布了第一款MR(混合現實)頭顯設備VisionPro,引發各界關注。這是一款蘋果準備了7年的產品,其目標自然是重新定義人與機器的交互方式。
屏幕素質大幅提高可追蹤視線捕捉手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市場上主流頭顯設備最受詬病的缺點是“顆粒感”與“眩暈”,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之一在于提升屏幕素質。VisionPro采用microOLED屏幕,將2300萬像素集成到兩個郵票大小的顯示屏中。據業界人士根據蘋果提供的信息測算,其內屏的像素密度約3386PPI(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使得觀看感受得到極大提升。目前,索尼推出的頭顯設備PSVR2的PPI僅為800,經測評很多使用者已表示很清晰、不眩暈了。
VisionPro另外一大亮點是眼部追蹤。這一功能可以使設備捕捉到佩戴者視線的方向,并跟蹤視線四處移動。當你把眼睛移到一個UI界面一個App圖標附近時,這個圖標會立即突出顯示。并且,設備將通過捕捉手勢的方式實現操作:如果想“點擊”某個圖標,你只需要做一個捏手指的動作,滾動屏幕對應的則是捏合并上下或左右移動手指的動作。
這種交互方式拋棄了手柄等形式的控制器,必然要在追蹤、校準等方面多下功夫。資料顯示,頭顯設備精準的眼部、手部追蹤離不開內外部安裝的多個攝像頭和傳感器。其中,內部的攝像頭會跟蹤佩戴者的視線方向;外部攝像頭則負責捕捉佩戴者的手部動作。這些攝像頭朝向各個方向,即使不把手抬起來,也能下達各種指令。也因此,在初次佩戴VisionPro時,機器會進行一次校準動作,就像iPhone錄入FaceID一樣,使用者需將視線投到不同方向的亮點上,看完一圈大概就能校準完成。
混合現實帶來強沉浸感續航等問題有待改進
在WWDC的展示中,混合現實的體驗讓人印象深刻:在一個虛擬的房間里,一只恐龍出現在了墻面的顯示屏上,并出人意料地走出了顯示屏,進入房間里,發出咆哮聲。體驗過這一應用的人士反饋說,實際沉浸感遠超想象。
作為VisionPro的首批體驗者,著名電影導演陸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科幻電影《頭號玩家》里的情景已經真實實現了,“我覺得我現在看到的,是未來與現實的一個交接棒”。
總體來看,試戴VisionPro的人士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也指出了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包括重量偏重,外接電池的方式有一定的存在感,并且兩小時的續航時間有些短暫等。3499美元(約合人民幣2.48萬元)的高昂售價,也提高了VisionPro的普及門檻。
科技巨頭爭奪MR市場
除了蘋果對AR、MR領域的長期探索外,長期以來,為元宇宙改名的Meta也一直將自己定位為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領域的領導者,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在VisionPro發布前幾天,Meta剛剛“搶發”了Quest3,該款產品的售價預計將只有499.99美元(約合人民幣3540元),可能會讓其擁有更廣泛的用戶群。與之前的產品不同,Quest3也是一款MR頭顯設備,被業內評價為從單純的觀影和玩游戲的設備向生產力工具轉型。其混合現實體驗將理解和響應物理空間中的物體,并允許用戶用自然、直觀的方式瀏覽該空間,比如在廚房的桌子上玩回合制桌游。
并且,Quest3對手柄也進行了升級,新配備的TouchPlus手柄去掉了外部跟蹤環,體積更小巧。同時,Meta還在手柄上加入了觸覺反饋功能,讓玩家在使用時更具沉浸感。不僅如此,Quest3還支持裸手手勢交互,用戶可以直接用手與虛擬對象進行交互,無須借助手柄。Quest3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才能發貨。
無論是VisionPro還是Quest3,人機交互都將迎來一場新的變革,誰將成為贏家還需拭目以待。
文/本報記者陳斯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