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藏甲骨歷經十年整理初現成果
2023-05-23 09:54:33 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姚思寒 相關文章 當當網:文化自信源于對家鄉文化的深度閱讀 社會綜合2021-11-09 13:31:50 海口冼夫人文化節:“文化+”帶動旅游發展 社會綜合2023-03-03 09:44:28 靈機文化攜手武當山文創 助力武當文化活起來 社會綜合2022-08-22 15:48:11 中國戲曲文化周啟動 “和合共美”享文化盛宴 社會綜合2022-11-05 10:47:28 沙特阿拉伯文化部和教育部推出培養藝術和文化人才的旗艦戰略——文化人才發展戰略 社會綜合2022-12-29 15:02:42 王老吉將吉文化和品牌進行文化關聯,開拓禮品市場 社會綜合2022-07-20 14:57:32 探訪中國首個水族文化博物館:“黑科技”讓古老水族文化“出圈” 社會綜合2022-05-18 17:34:08 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議名單 社會綜合2023-01-12 16:48:32 兩岸媒體人探訪磧口鎮 感受黃河文化和晉西窯洞文化 社會綜合2022-08-18 08:42:15 弘揚傳統文化、助力文化自信 講真學堂打造《國畫訓練營》 社會綜合2023-04-20 17:04:08 熱點聚焦 【熱點回顧】譜寫中國—中亞合作嶄新篇章:首屆中國... 【潮起東方·中國外交之元首領航】回顧習近平主席對沙... 【潮起東方·中國外交之來訪潮】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 熱門評論 攜手開創中國—中亞美好未來 5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陜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回顧中國同中亞友好交往的... 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帶(聚焦中國—中亞峰會) 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1年來,相繼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新路,樹立了新型國際關... 推動中亞中國關系高水平發展 中亞國家同中國的關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且彼此均有意愿繼續深化合作,這為雙方進一步完善中亞—中國機制奠... 開啟中國-中亞合作新時代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題:開啟中國-中亞合作新時代 新華社記者楊德洪 中國同中亞五國是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 共同擘畫中國中亞關系新藍圖 中亞峰會將擘畫中國中亞關系新藍圖,開啟雙方合作新時代,為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 網絡視聽許可證0113652號 京ICP證010602號-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資料圖】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應妮)歷時十年的故宮博物院藏甲骨整理已初見成果。作為“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以下簡稱“古文字工程”)故宮博物院平臺階段成果的核心,《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馬衡卷”“謝伯殳卷”22日首發面世。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第三大甲骨收藏單位,藏有殷墟甲骨22000多片,此前絕大部分從未整理出版,被譽為“甲骨文獻最后的寶藏”。
此次面世的《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馬衡卷”“謝伯殳卷”,是“古文字工程”故宮博物院平臺階段成果中的核心。故宮在根據自身文物收藏特點,按藏家整理所藏甲骨的同時,努力收錄同源甲骨及相關舊拓。《馬衡卷》附有馬衡親手制作的“國學門藏甲骨文字”等舊拓。《謝伯殳卷》包含《故宮博物院藏謝伯殳甲骨》和《華東師范大學藏甲骨》兩種。每卷書皆附以著錄情況一覽表,既保證了資料的完整性,又便于了解此批甲骨流傳遞藏始末、今昔信息比勘和學術研究。在體例方面也多有創新,是一部優秀的甲骨著錄書。
據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素介紹,故宮甲骨整理始于2013年,整理工作貫徹“三符合”原則,即符合文物保管特色,尤其體現在尊重原狀,按藏家整理;符合文獻整理規范,即為甲骨定名、設置題解、釋文顯示原狀;符合學術發展潮流,將一片甲骨的相關信息合置于同一頁。
例如,故宮院藏甲骨一大部分來自加拿大傳教士明義士,他將其分裝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箱。“藏家整理體現著他們的思想,我們對明義士的很多分類并不懂,需要研究,保存收藏原狀就非常重要。”王素說。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指出,學術故宮是故宮文博事業的核心,故宮博物院不僅要在學術研究上作出貢獻,同時也要在學術成果傳播方面加大力度。以新媒體等途徑,發揮博物館優勢,做好古文字活化與公共普及教育,讓更多的人了解古文字,加深對中華文明傳承有序的理解。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