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2019冷年國內空調銷售量為6056萬套,同比下降7.59%;銷售額更是同比下降9.95%。8月21日,在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與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指導、中國家電網主辦的“2019—2020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監測推總數據顯示出今年國內空調銷售呈現出量價齊跌的局面。而去年的這個時候,國內空調產業在經歷了為期3年的高增長后已經開始急轉直下;當時風向的轉變一定程度上奠定了2019冷年的行業基調——市場低迷,競爭加劇。
國家信息中心資深產業專家蔡瑩在論壇上分析了造成這一局面的兩方面原因:一是此前三年的連續增長造就市場基數創新高,增速回調已成必然;二是國內家庭空調保有量已達新高,城市市場基本飽和,農村市場雖有增量但獨木難撐整個大盤。尤其是空調行業與房地產市場的高度相關性,空調產品中低端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增量基礎已經不穩固。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也認為,當前國內空調的市場環境正由增量階段向存量階段過渡,更新換代將成為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而“低增長”將成為常態。不過,對于行業未來前景,她表示依然看好,一方面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刺激了全球空調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我國農村家庭空調百戶保有量僅為55套,對比冰洗產品的保有量,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同時她認為,在品質升級趨勢下,消費者對空調更新換代的需求也會逐漸釋放。
數據顯示,2019冷年國內空調產品零售均價相對下滑,一方面有渠道庫存去化的壓力,同時也糅雜了原材料價格下行、產品結構優化帶來效率提升,以及國家減稅降費等正面因素,有利于企業向消費者讓渡價格空間。國內數據咨詢機構奧維云網預計,下半年國內空調價格大概率還會處于下行通道。市場壓力之下,更多品牌轉向以技術迭代換利潤空間。越來越多企業的產品開始搭載舒適、智能、自清潔等相關技術,推動了這些細分類目產品均價下行,有利于優質技術普惠更多消費者。而平價大眾產品之外,3500元以上中高端掛機和7000元以上中高端柜機線下重點城市市場占比均呈連年上升趨勢,說明品質升級的趨勢依然延續。
在量額齊降的壓力下,2019冷年品牌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尤其第一陣營對中小品牌的擠出效應明顯。同2018冷年相比,第一陣營空調品牌市占率提升1.93個百分點至82.37%;同時第一陣營繼續引領國內空調市場趨勢,也體現了技術走向的主旋律。此外,一批跨界而來的互聯網、渠道商品牌也加入戰團,依托性價比優勢蠶食著第二陣營品牌和長尾品牌的市場份額,雖然他們體量較小,但“性情兇猛”,發展迅速,產生了擾動傳統市場的鯰魚效應。壓力之下,價格競爭逐漸滲透入每一細分品類市場,低端空調價格更已壓近成本線。
中國家電網總編呂盛華認為,盡管行業增速換擋,但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空調消費市場。巨大的存量用戶基礎決定了更新需求基本盤的體量,根據市場保有量并按照每年10%的更新量測算,每年更新需求的總規模在4000~5000萬臺。另一方面,企業這些年加大技術研發和產品迭代,給消費者更好的產品體驗,企業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宿命。中國擁有從原材料、零部件到整機的完備產業鏈,因而在協同創新、提速增效方面,依然有較大潛力。因此,無論從產業的廣度還是深度上,中國空調業的供給側結構提升和品質升級都有很大騰挪余地。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