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新冷年開盤,各大空調企業陸續召開大大小小的會議。從各大空調企業的戰略布局來看,無論是產品新賣點還是在制造方面智能仍是空調企業的聚焦點。毋庸置疑,智能化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但是,廠家在發力智能的同時,也應該關心來自國家節能環保政策的持續加壓,處理不符合新能效標準的低能效產品已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問題。
據了解,5月下旬空調能效新標準大的框架和內容都已經基本審定通過,將于今年年底正式頒布。與現有的能效指標相比,新能效標準最大的特點是將定頻和變頻空調統一采用APF標準,在統一平臺上進行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新標準實施,目前現行的定頻空調的一級能效標準將降為新標準的4級,定頻空調的二級能效標準將降為5級入門水平,都屬于新標準下的非節能產品。并且由于定速空調被確認為低能效產品,初步分為兩步淘汰,2022年1月1日完全淘汰定速空調。顯然,新能效標準空調節能效果的進一步強化,無疑將增加企業在成本方面和市場操作方面的壓力。
我們認為,如果空調能效新標準2020初實施,這中間留給空調廠商清理不達標產品的時間,并不算長。當下2019年旺季已過,除了國慶、雙11能帶來市場較大的放量以外,2019年下半年基本上無市場爆發節點。如何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清理不達標產品,引起空調廠商深思?
從市場現狀來看,增速呈下滑態勢,換新是帶動空調銷售的重要動力。據業內權威媒體《空調銷售》雜志預測,2019冷年行業整體降幅極有可能在10%左右。從庫存上來看,根據《空調銷售》測算,2019冷年空調行業年度整體庫存將首次站上5000萬臺關口,年底實施的新能效標準,無疑庫存進一步高企。可以說,布局新冷年,擺在廠商面前兩大問題是,一方面是行業高企的庫存拉響了警報,另一方面是房地產增速放緩抑制空調新增需求,城市市場進入更新換代時期,需求釋放慢,整個行業跌入下行的通道,面臨著巨大庫存消化壓力。
從市場價格來看,據奧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級能效空調均價降幅大。整體市場價格下降1.1%。不管是定頻掛機、柜機,還是變頻掛機、柜機,價格全部下降。平均一級掛機下降5.1%,一級柜機下降5.4%。隨著空調新能效標準進入門檻進行再次提升,這將意味著有一大批不符合能效要求的空調面臨著退市的命運,廠商極有可能會降價處理這些非節能的產品。由于現有的變頻空調一級能效水平為新標準下的二級能效水平,現有的變頻二級能效水平為新標準下三級能效水平。以此類推,市場上現有主流變頻三級能效空調將被列為新能效的4級能效水平即非節能空調。
因此,不僅是定頻空調面臨著市場淘汰,目前占市場主流的變頻三級空調也將退出歷史舞臺。從市場需求、庫存狀況以及能效新標這幾個方面考慮,我們認為空調市場價格下半年可能會持續走低,不排除價格戰的發生。
當然,能效等級標準的提升不僅意味著門檻提高、庫存高企、價格戰的上演,更意味著技術要求增大,成本壓力增高。據行業專家介紹,執行新能效標準后,廠家在研發、生產新產品時將會更加注重環保節能方面的開發,必然造成研發成本的增加。一般說來,變頻空調在技術、原材料制作上要高于定頻。變頻空調新能效標準對有技術能力的廠家問題不大,但是對于缺少技術的小企業就是個檻,他們很可能會因為跟不上市場步伐慘遭淘汰。
從能效等級看,2018年,線上空調市場,三級能效空調的零售額和零售量占比仍然最大,其中零售額份額接近65%,增幅上看,一二級的增幅遠高于三級能效增幅。《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三季度報告》顯示,以APF一級能效為代表的高能效空調線下零售額份額占比已經超過40%,同比增速達到11%。這也可以看出,高能效空調在市場上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能效新標是挑戰也是機遇。此次能效標準的重新劃分和升級有利于讓空調企業打破原來的節能的“天花板”,推動行業節能環保進程加速,另一方面,站在節能新起點上,空調廠商將掀起新一輪的競爭,那些品牌和規模實力較為雄厚、庫存較小、應對能效升級措施得力的企業或將成為此次最大的贏家。
繼能效“領跑者”制度、《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之后,我們認為,年底將發布的能效新標準將再次給廠商提個醒。隨著我國污染嚴重,空調企業在研發智能產品迎合市場潮流的同時,更應該繼續在節能方面提升技術研發更節能的產品。否則,空調廠商一味地跟風智能,如果節能方面不符合國家的要求,即使再智能的產品也難以推向市場銷售,企業自然也就無法在市場上立足。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