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提起空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格力。確實,格力作為國內知名空調品牌,在”鐵娘子”之稱的董明珠帶領下,2019年已經實現整體營收入超過2005億元,凈利潤246.97億元,市場份額占有率全球第一。但是很少會有人知道,曾一度被格力視為偶像的春蘭空調嗎?
1985年,陶建辛來到江蘇泰州一家瀕臨倒閉的冷氣廠,技術員出身的陶建辛一到,就開始在技術上進行改革,幫助瀕臨倒閉的工廠扭轉局面,扭虧為盈。
隨著資產的積累,在1989年,陶建辛正式成立江蘇春蘭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因為技術革新,第一年年產量就達到10萬臺,加上高新超前的技術和廣闊的市場。1990年至1997年間,春蘭連續8年實現銷售額全國第一,成為家喻戶曉的“中國空調第一品牌”。
累計銷量高達1000多萬臺,市場份額占有率高達40%,而當時格力市場份額占有率還不到5%,甚至有媒體報道,每三臺空調中就有一臺是春蘭的。其中在1994年,銷售額達到最高值53億元,凈利潤達到6億元,同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但陶建辛不甘于小打小鬧,并且認為該行業上升空間不夠,為了順應當時多元化發展的大環境,開始向不同領域延伸。
從1994年開始,陶建辛不僅在傳統電器行業大施拳腳,不光是傳統家電的洗衣機,電冰箱,彩電,更是涉足一些從未接觸的領域,如摩托車,房地產,卡車等行業。
因為在當時國內摩托車行業還不夠成熟,陶建辛看準這個時間節點,一口氣推出“春蘭虎”,“春蘭豹”等幾大系列。預售價高達5000元,當時媒體對此都感到質疑,這么高的價格會有人買嗎?結果,僅在1997年的上半年間銷售量就高達6萬輛。要知道在當時全國摩托車年銷售量才30萬輛。
也許是被面前短暫的成功沖昏了頭腦,陶建辛繼續涉足更多陌生領域,而一場“暴風雨”正悄無聲息地降臨春蘭。
由于空調市場其他品牌的快速興起,互相競爭相對之前更加激烈。另外,加上春蘭因為涉及領域眾多,對于技術創新投入逐漸減少,慢慢失去產品技術優勢。2000年,春蘭持股的公司大面積虧損,其中春蘭涉及的傳統彩電業虧損高達6億美元。
在2008年,春蘭股份跌至到了6元。這“暴風雨”就像連鎖反應一樣,主業虧損,下面其他產業的子公司也節節敗退。還有曾讓春蘭向多元化發展后聲名大噪的卡車領域,也因為行業經濟變動,產品升級滯后,無法經營不得不賣出。
為了保持資金鏈通暢,賣掉旗下三個子公司,甚至靠出售其旗下別墅“輸血續命”,換取公司一絲喘息機會。但是經過這次“風暴”沉重打擊,春蘭公司損失了將近100億,已經讓春蘭元氣大傷。
大家可能好奇春蘭空調經過這次危機后還“活著”嗎?
答案是依然存在。春蘭股份公布了2019年營業收入下降69.94%至1.9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696萬元,其中空調制冷產品銷售8229.32萬元,同比下降75.63%,房地產業務實現銷售5808.24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6.14%。春蘭空調依然存在,但已不是當年的“春蘭”。2019年度,春蘭空調生產量3萬套,銷售量僅為6萬套。
當時一度把春蘭視為偶像的格力,現在已經是空調行業的龍頭,格力的2019年上半年營收入達到983.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9%,利潤總額達164.13億元。
近幾年格力也是和之前春蘭空調一樣向著不同領域延伸,但是與春蘭不同的是,格力穩扎穩打不斷地對空調研發技術投入,保持自己在空調領域的領先地位。不知這條春蘭沒走完的老路,格力能否成功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Rex_08